基层治理如绣花,亦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街道社区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前沿阵地”,其效能直接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唯有以清廉守正、以实干担当、以创新突破,方能破解治理难题,让清风满溢基层。
清廉筑基,守好“小微权力”关。基层权力虽小,却连民生冷暖,失管易滋生“微腐败”。我们以清廉为治理“压舱石”,靠制度束权、靠公开督权。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明确事务流程、责任人与时限,划清权力边界;打造“阳光公示栏”线上线下平台,公众号、微信群实时更新进度,小区、党群中心公示政策资金,让群众看得明白、监督方便。同时,通过党课、案例警示强化干部廉洁教育,让“不拿群众一针线”成行动自觉,筑牢廉洁防线。
实干担当,织密“民生服务”网。群众需求在民情里,基层价值在实效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网格员巡查+现场办公”机制,让网格员化身“移动探头”,每日排查水管漏修、垃圾堆积等问题,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同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精简报表会议,推动干部深入一线解民忧。结合节点需求,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免费义诊”“家电维修”等惠民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织密覆盖广、响应快的民生网。
创新赋能,激活“治理新能”源。基层治理无固定模板,创新是关键。我们拥抱数字化,试点“智慧治理平台”,居民扫码反映问题,平台闭环处置、全程留痕,提升解决效率;搭建“乡贤议事会”“楼栋议事群”,邀请居民参与治理,变“旁观者”为“参与者”;探索“党建+物业+志愿者”模式,整合多方力量,破解小区管理、邻里矛盾等难题,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
基层强则城市强,基层安则百姓安。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扛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实干,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书写新时代基层善治答卷。(榕江县车民街道: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