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气功研究所秋招,是中医养生的科学传承
时间 :   2025-09-30 18:1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风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张“2026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秋季现场招聘会”的宣传图,其中招聘单位为“上海气功研究所”,招聘针灸推拿科医师、科研等岗位,引发网友关注。(2025年9月29日九派新闻)


“上海气功研究所”秋招,其招聘岗位为针灸推拿科医师、科研岗等岗位,不仅让求职者直呼“首次听说”,其“博士学历”的高要求,更让不少人疑惑,这单位靠谱吗?“气功”不是早被贴上“伪科学”标签,怎么还成了需要博士研究的学科?


在大众认知里,“气功”的印象多来自影视剧,铁布衫刀枪不入、单手劈开石碑、头撞大树树开裂……这些靠特效堆砌的“超能力”,让不少人觉得“气功”虚无缥缈。可上海气功研究所的存在,显然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它并非研究“江湖绝技”,而是将气功纳入中医学范畴,作为传统养生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


事实上,气功的存在有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根基。其核心是“三调”:调息(调节呼吸)、调身(调整体态)、调心(平复心态),通过缓和深长的呼吸、舒缓的肢体运动结合意念引导,实现行气活血、身心平衡,这与中医的导引术、吐纳法一脉相承,并非“唯心主义”。从东汉华佗五禽戏,到融合道佛文化的养生体系,晋代许逊在《净明宗教录》中首次定名“气功”,宋代后更形成多流派传承,本身就是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


现代科学也为气功的价值提供了佐证,研究证实,规范练习气功可改善呼吸模式、提升血氧含量,对肠胃消化、物质代谢有积极作用,在慢性疾病辅助治疗、体质增强等方面效果显著。当然,气功并非“万能神技”,不同功法需结合个人体质,在专业指导下练习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研究所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如何让传统气功与现代医学结合,实现更科学的健康指导。


如此看来,上海气功研究所招博士并不“离谱”。气功看似“简单”,实则涉及中医理论、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需要高学历人才从理论溯源、临床应用、科学验证等层面深入探索。期待这次秋招能让更多人读懂“气功”的真正内涵,让这门传承千年的中医养生智慧,在科学研究的助力下,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成为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健康密码”。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