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使用)》正式出版发行。这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文件,既是党员思想武装的金钥匙,更是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指南针。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以《大纲》为遵循,在“知信行”三维坐标中构建党员教育新范式,方能锻造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先锋队伍。
以学深筑基,在理论原野中耕耘思想沃土。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大纲》构建的科学体系,为党员干部提供了清晰的思想导航。广大党员应沉心静气、深钻细研,推动理论学习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在内容方式上,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筑牢理论根基;同时善用沉浸式教学、现场体验等方式,让红色基因在情境共鸣中传承。在学习载体上,既要夯实“三会一课”等传统阵地,提升质量实效;也要拓展“云端课堂”“模拟实训”等新型平台,增强学习的吸引力与时代感。在效果检验上,要构建“学习—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通过常态测试、心得交流等方式,及时评估学习成效,杜绝“学用脱节、过而不留”。
以行践固本,在实践熔炉中锻造担当铁肩。理论的价值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纲》的贯彻落实,关键要打通从学习到行动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学用结合,展开务实有效的实践攻坚。要主动投身靶向实践,将理论学习融入乡村振兴、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组建党员突击队破解实际难题,通过项目化运作、场景化验证,让创新理论在解题破局中彰显力量。要积极参与成效追踪,将志愿服务、项目参与等转化为可视化、可量化的成长轨迹,通过积分管理、动态评价等方式,为实干者画像、为成长铺路、为激励赋能。要自觉践行典型引路,挖掘选树实践中的先进榜样,通过设立示范岗、评选标兵、讲述先锋故事等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带动效应。
以制促长效,在体系构建中夯实教育根基。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保障。《大纲》的深入实施,必须依靠科学机制的有力支撑。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制度的践行者与创新的推动者,从更深层次激活党员教育内生动力。要完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定位,实现示范培训立标杆、专题轮训强能力、日常教育打基础,构建贯通协同、执行有力的培训链条。要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学习、考评等核心功能,推动党员教育向数字化、精准化转型,实现全过程覆盖、可追溯、可评估。要优化激励引导机制,将学习成果与评优晋升等实际发展紧密挂钩,通过选树学习标兵、建立成长档案等方式,让学得好、用得活的党员得荣誉、有平台、受重用,持续激发学习热情与行动自觉。(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组织部:韩乙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