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赓续抗战薪火 凝聚奋进伟力
时间 :   2025-09-25 20:5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于国晨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争的烽火早已熄灭,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广大青年干部须深刻领悟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将其转化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行动自觉,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赓续信仰之火,在历史回望中筑牢忠诚之基。“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杨靖宇腹中草棉仍战斗不止,左权将军血洒太行壮烈殉国,无数先烈以生命诠释了对民族的忠诚与信仰,用血肉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这份源于烽火的信仰,是青年干部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新时代青年干部要以先辈为镜,深学党的创新理论,深刻理解“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不断筑牢信仰根基、把稳思想之舵。要始终保持政治坚定,严守纪律规矩,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让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成为最鲜明的人生底色。


汲取奋进之力,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之勇。抗战精神是一部永不过时的奋斗教科书,记录了中华民族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赢取“日月换新天”的胜利。这种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概,是当前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破解改革难题亟需的精神武器。青年干部须从中汲取攻坚锐气和智慧,焕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面对科技创新“卡脖子”难题,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面对深化改革深水区、硬骨头,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面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要有“一线冲锋、实干为要”的担当。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将汗水挥洒于祖国最需要之处,于实践中锤炼本领、展现新为。


厚植为民之情,在服务奉献中践行初心之诺。“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的伟力源于人民,胜利归根结底属于人民。军民团结、共赴国难的壮阔图景,深刻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理。青年干部赓续抗战薪火,根本在于传承人民至上的情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心系人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坐稳老百姓的“小板凳”,听清群众的“心里话”,找准工作的“发力点”,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无论是就业、教育、医疗、住房,还是生态、治理、服务等问题,皆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无私奉献中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时代篇章。(山东省乐陵市委组织部:于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