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丰收——既是亿万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映照出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奋斗身影。站在丰收的田野上,回望耕耘路、展望新征程,更需深刻把握“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深刻内涵,以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为民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得接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使命。“秋分收稻子,霜降摘柿子”,时节不等人,时代的任务也不等人。现在,怎么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怎么守住老百姓的“粮袋子”、怎么让农业更有奔头,这些都是时代给干部出的题。从把耕地护好、不让良田浪费,到教农民用新科技种庄稼、多打粮,再到帮村里修公路、建水利,每一件事都连着老百姓的日子,连着农村的未来。干部得有“抢农时”的劲头,主动把这些任务扛起来,把乡村振兴的计划变成地里的收成、群众的笑脸,才不算辜负时代的托付。
我们是答卷人,要用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实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丰收从来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我们党员干部答时代的考卷,也得像农民种地一样,俯下身子、甩开膀子。驻村的干部要扎在村里,帮着找适合的产业,比如搞特色种植、开乡村民宿;懂技术的干部要常往田里跑,教农民怎么防病虫害、怎么提高产量;基层干部要多到农户家坐一坐,知道群众缺啥、愁啥,把低保、医保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乡村振兴的“答卷”写在田埂上、写在群众的心坎里。
人民是阅卷人,要赢得“百姓满意笑开颜”的认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干部的工作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得看老百姓认不认可、满不满意。群众盼着啥,干部就得干啥:盼着村里环境好,就把垃圾清了、把绿化搞了;盼着孩子上学方便,就把村小的设施补了、师资强了;盼着看病不费劲,就把村卫生室建好了、药品备足了。干部要常听群众的话,比如开个村民会问问意见,平时走村入户听听建议,把群众的“不满意”改成“真满意”。只有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丰收的喜悦真正甜到心里,我们的“答卷”才算得了高分。(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