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铭记抗战烽火铸国魂 砥砺奋进强国启新程
时间 :   2025-09-03 19: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于苏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九月的北京,天安门广场战旗猎猎,铁甲生辉。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检阅车上向受阅部队挥手致意,当英模部队的战旗迎着秋阳舒展,80年前的烽火硝烟与新时代的强军脉搏在此刻交汇。作为一名驻守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选调生,我透过直播画面望向那片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广场,更深切感受到,这场胜利日大阅兵不仅是国家的荣耀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军史课、一场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它时刻提醒着我,要扛起责任,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实干力量。


一、以史为鉴强信念,让抗战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第一次"的背后,是四万万同胞"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坚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基层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传承精神的"第一课堂"。作为驻村书记助理,要将抗战精神融入群众日常,引导党员干部从全民抗战的"四万万人齐蹈厉"中感悟爱国情怀,从"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英勇抗争中厚植民族气节。要依托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宝贵财富,把抗战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力,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立场。无论是应对急难任务,还是解决民生琐事,都要拿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担当,让抗战精神在田间地头生根,在服务群众中发芽,成为基层党员攻坚克难的"动力源"。


二、铁流奔涌显担当,做乡村振兴战场的"精兵劲旅"

当27个装备方队以"钢铁洪流"之势隆隆驶来,当新型战机编队呼啸掠过苍穹,当大国重器彰显威慑力,这场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庄严承诺。基层党员干部就是乡村振兴战场上的"一线部队",同样需要"米秒不差"的严谨作风和"一令如山"的执行能力。当前,乡村发展面临治理提效等现实挑战,更需要我们以阅兵中展现的"战斗力标准"为指引。要把"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转化为"能干事、干成事"的行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像阅兵方队一样,服从指挥、步调一致,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作风守护群众利益;面对日常工作落实,要像"米秒不差"的严谨标准一样,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做好,把每一项政策落细。基层党员就是乡村振兴的"钢铁脊梁",要在田野里锤炼本领,在服务中磨砺担当,用实干为乡村发展筑牢"战略支撑"。


三、同心聚力向未来,当连接中外民心的"桥梁纽带"

阅兵式上,维和部队方队亮相赢得国际赞誉,彰显了中国军队"蓝盔卫士"的责任担当。基层党员虽身处一线,也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微光。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要立足乡村实际,通过讲述抗战故事、展示红色文化,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用地方特色方式为国家安全治理贡献经验。要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把抗战精神中"团结一心"的基因转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温暖力量。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80年前,中华儿女用血肉铸就了抵御侵略的长城;80年后,新时代的中国以自信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2025年的这场胜利日阅兵,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示。作为基层党员,应以此次胜利日大阅兵为新起点,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以扎根乡村的实干拱卫复兴征程,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传递和平理念,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的崭新篇章!(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新华路街道:于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