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守小节筑大堤 重细微砺作风
时间 :   2025-08-21 20:3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予哲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相对于“人民群众最痛恨”的消极腐败现象和特权现象,一些作风问题可能显得“无足轻重”。然而,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要筑牢防微杜渐的思想堤坝,方能在时代大考中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凝聚磅礴力量。


小节非小,见微知著,深刻认识“小事小节”的政治分量。公务接待中超出规定的一杯酒,面对群众诉求时一个不耐烦的眼神或一句推诿的托词,这些“小事小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一面精准反映党员干部思想与作风的“镜子”,是折射党性修养、体现政治觉悟的“晴雨表”。许多违纪违法问题的出现往往始于对“小节”的忽视与放纵。从收受土特产、接受小恩惠,到公款旅游、违规用车,再到最终的贪腐堕落,其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节失守往往是防线崩塌的起点,是滑向深渊的征兆。重小节、拘小节,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自觉和基本操守。不用总想着 “立标杆”,不如从每天遇到的具体事里找答案。不接一份别人递过来的 “小意思”,多说一句 “我帮您问问负责的同志”,如此日常点滴小事的态度和作风足以生长出群众的信任。


积微成著,防微杜渐,精准把握“小事小节”的治理关键。“小问题”刚冒头时就敏锐捕捉,“小习惯”还没固化时就及时引导,就像园丁修剪刚抽出的杂枝,既不任其疯长,也不过度苛责。欲固本清源,须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于细微处施精准之策。党员干部在权力运行中出现的“微腐败”苗头,工作流程中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细节漏洞,影响群众切身感受的服务细节等,这些事项看似微小,却关联着政治原则、制度效能或群众信任,需要精准锁定,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小事小节”,需匹配相应的治理方法。通过案例警示、谈心谈话,用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通过完善流程设计,用精细化管理堵住制度漏洞。对反复出现的作风问题,通过强化监督问责,用严格执纪落实“抓早抓小”。唯有手段与问题精准对接,才能实现“治小病、防大病”的治理效果。


久久为功,致远惟微,以“优良作风”凝聚奋进伟力。优良作风之所以能凝聚奋进伟力,恰恰在于小事小节中蕴含的强大感召力与示范力。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培育和践行优良作风,必须把小事小节作为重要抓手,久久为功抓出实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守好“小节”,重在持之以恒,贵在融入日常。于“细微”处涵养为民情怀,让“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肌肉记忆。在“日常”中锤炼务实品格,汇报工作用数据和实绩说话,解决问题追求实际效果而非表面热闹,把“钉钉子精神”贯穿工作始终。靠“制度”保障常态长效,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作风建设的要求细化、具体化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发挥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综合效力,让监督提醒如影随形。唯有将“守好小节”的自觉融入血脉,才能让优良作风真正成为我们这支队伍最鲜明的标识、最强大的感召力。()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王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