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小猪妖的这句台词,喊出了无数打工人的心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将考公视为离开“浪浪山”的一条“捷径”,期望通过公务员考试,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更好的生活。然而,考公热潮的背后,既有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在当下社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996的工作模式成为常态,加班熬夜成为工作日常,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让年轻人疲惫不堪。“35岁危机”如高悬之剑,让许多职场人胆战心惊,企业的裁员风波不断,职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员工随时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务员这份职业所具有的稳定性,人们口中的“铁饭碗”无疑像一座坚固的避风港,为年轻人提供了安全感。
从社会观念来看,公务员职业一直备受尊崇。在一些地方,“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公务员被视为成功的象征,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在婚恋市场上,公务员身份也常常成为加分项,被视为稳定生活的保障。这种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年轻人对考公的向往,让考公成为一种“潮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考公热潮背后,是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市场竞争风险较高、职业尊严分配不均等现实问题的折射。年轻人选择考公,本质上是对安全感与确定性的理性追求。
面对考公热潮,年轻人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部分年轻人选择考公,并非是基于对公务员职业的深入了解和热爱,而是出于对就业压力的逃避,或是盲目跟风。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目标,深入了解公务员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思考这份工作是否能满足自己的职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如果对公共事务充满热情,愿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考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志不在此,也不必盲目跟风,在其他领域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社会而言,也需要营造更加多元化的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提供更多稳定、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改善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年轻人加入。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媒体也应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打破对公务员职业的过度追捧,让年轻人认识到,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考公热潮是当下社会就业现状和年轻人职业选择的一个缩影,它既反映了年轻人对稳定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就业市场的问题,引导年轻人理性看待职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上岸”,目光不只聚焦于“铁饭碗”。愿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取经路”,勇敢地走出自己的“浪浪山”,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中共从江县委党校: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