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如磐,江河告急。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与台风多发期,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暴雨如注,洪水肆虐,浊浪冲击着房屋,激流碰撞着道路,在一幅幅险象环生的画面里,总有一抹鲜红在风雨中傲然挺立、总有一群人不畏艰险逆流而上——那是党员先锋队旗帜,是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正是在防汛抢险救灾这场与自然的殊死搏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组织与广大党员,以其无畏与担当,于惊涛骇浪中铸就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钢铁长城。
基层党组织:洪水中永不褪色的 “红色堤坝”。灾情是无声号角,险情是紧急命令,当群众生命财产即将受到威胁时,他们冲锋在前,巡查险情,转移群众,抢修设施,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筑牢防汛抗灾的坚实防线,彰显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依靠。在这场抗洪斗争中,党员们夜以继日,坚守岗位,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从锦屏县三江镇73 岁的老党员吴之鹏蹚着齐腰深的积水,带领 “清淤先锋队” 连续奋战 6 小时清理主干道淤泥,到鄱阳县临时党支部在堤坝上亮起的党旗,从河南郑州 “叫应” 机制下连夜转移 20 万群众的壮举,到甘肃榆中县 “人防 + 技防” 编织的韧性网络,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基层战斗堡垒的顽强坚守,才在滔天洪水中筑起了守护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党员先锋:洪水中勇毅不退的 “红色尖兵”。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身影,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党员用沾满泥泞的双手、浸透汗水的脊梁、不分昼夜的坚守书写的答卷。洪流激湍之处,他们挺身而出,狂风暴雨的夜晚里,党员干部跋涉于齐腰深水中,逐户敲门,背出被困老人,抱出受惊孩童;物资紧缺的紧要关头,依稀记得榕江县忠诚镇党委书记杨胜涛说的“后勤只吃三分饱,多省一份饭支援一线”的口号。“只吃三分饱” 的口号是榕江洪灾中的特殊动员令,既是应对物资短缺的务实之举,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它体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危机中的担当,更彰显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中国力量。
党员们将最后一口干净的水、最后一块充饥的干粮让给群众,自己却默默坚守在风雨之中。他们身上闪耀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先锋自觉、“我是党员跟我来”的担当气魄、“我是党员有我在不要担忧”的坚定承诺。他们的行动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他们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让党旗在抗洪抢险一线高高飘扬。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坚信,一定能够战胜这场洪灾,重建美好家园。同时,他们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中来,凝聚起战胜洪灾的磅礴力量。
洪水终将退去,大地必将复苏。然而,那些在风雨中高高飘扬的党旗,那些在洪流中舍生忘死的背影,已然在人民心中铸就了永恒的丰碑,正如抗洪救灾队伍撤离榕江时群众夹道含泪欢送时的场景,正是“党群一家”“军民一家”的生动体现。当洪水退去,党旗更红;当浊浪平息,信念愈坚。无数党员以“人民安全大如天”的生动实践,继续书写着百年大党永葆生机的时代篇章。(惠水县财政局: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