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练好城市治理“绣花功夫”
时间 :   2025-08-06 11: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介鲲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城市一面连着发展,一面连着民生,其治理得好不好、精不精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绣花”妙喻城市治理工作,强调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练好城市治理“绣花功”,绝非易事,必须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涵养精雕细琢的匠心,做到从细处着眼、从实处发力。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度,需要最大限度凝聚多元力量,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是根本。基层党组织作为治理一线的战斗堡垒,是贯通上下、联动左右的枢纽,最熟悉民情民意,最能直接动员各方力量。要充分发挥其“穿针引线”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将城市社区中分散的小区、物业、社会组织、广大居民等多元主体有机串联起来,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创新“党建+”治理模式,积极搭建协商议事会、“红色合伙人”等平台载体,广泛吸纳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推动形成融合共建新局面。


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紧张,精细治理之道在于向内挖掘、精打细算,以“见缝插针”的巧思盘活有限资源。要着力提升阵地使用效率,实施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优化阵地空间布局及功能配置,推行开放式、一站式服务,构建空间有用、服务实用、群众爱用的服务新矩阵,使每一寸空间焕发出服务民生的巨大潜能。要推动资源可持续转化,采用“资源换服务、服务增效益”的模式,整合社区办公用房、小区闲置场所等“沉睡”资源,通过提供场地支持、减免房租等方式,吸引就近的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入驻,将碎片化、闲置化空间资源转化为丰富便捷的服务载体,提升社区服务“造血功能”。


城市治理的精细度,最终要体现在服务民生的温度与实效上。城市治理好不好,居民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必须拿出“一针一线”的精细态度,划实划细最小治理单元,精准捕捉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依托社区“微网格”,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让服务触角有效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要有“钉钉子”的务实精神,做实做细党组织领办服务项目,完善“居民点单—社区接单—居民评单—社区优单”服务流程,真正将治理的“精度”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民生“温度”,努力绣出群众满意的“幸福画卷”。(中共德州市德城区委组织部:王介鲲、马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