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聚焦“急难愁盼”,让民生治理有温度不失高度
时间 :   2025-08-05 14: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亚男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给基层民生服务治理提出了新思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办好“小微”实事儿,用精准破解治理空泛、用数字提升服务效能、用效果体现政策务实,既能彰显政治的高度,更能传递治理的温度。


用“精准”破解治理空泛。民生工程点多面广,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要找准切入点,切忌“大水漫灌”让政策成为空谈。像社区停车难、加装电梯遇阻、小区物业纠纷等问题,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小事”,却是最牵连群众心头的要事。民生服务要做到精准就要紧紧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开展工作,找准小切口。党员干部要紧贴当地实情,做到躬身一线查民生,利用网格化管理来织密民生兜底网,对困难群众要主动敲门,对一般群众要增加交流,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个个收集好,时刻关注细微场景,摸清了群众的诉求,就能找准民生服务的突破口,将民生关怀做到“一人一事”,才能真正实现政策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用“数字”提升服务效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领域都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意见》中也提出,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扩大数字服务资源覆盖面。这体现当今民生服务也离不开科技之力,推动“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成为民生服务的必然趋势。要用数字赋能提升民生服效能,就要聚焦民生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会救助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对比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做好兜底帮扶工作,在婚姻登记等常用服务事项方面,搭建“民生服务云平台”,加快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整合民生高频事项实现相线上通办,使民生小事的解决更智能、更高效。


用“效果”体现政策务实。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生服务的效果如何,群众的口碑是检验民生工作的试金石。想要确保民生服务有成效,获得群众认可,就要做好“当下改”和“长久立”。一方面,要坚持结果导向,建立完善“一事一评”机制,通过居民恳谈会、四方议事会等形式,畅通基层反馈渠道,让服务对象直接评价服务成效,建立服务项目的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当下评、动态调”。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民生服务不能满足于解决“单人单事”,而是要将解决好一件事扩展为办好一类事,达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不断推广成功经验,将成熟做法规范为制度规范,让民生服务实现“长久普惠”,在民意滋养中持续升温。(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委组织部:张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