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党员都是信念传承的“跃动火种”、组织堡垒的“挺立基石”、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星星点点的力量相互串联、紧密聚合、持续壮大,方能实现“党建强、发展优”的良性循环。
串“个体优势”建“协同发展”之链。“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年轻党员干部各具专业技能、经验与特质,激活个体优势,促其在适配岗位上尽展所长,提升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廖俊波以自身为“纽带”,巧妙串联不同岗位、不同专长的党员干部,构建政策高效落实、项目稳步推进、民生精准服务的协同链条,为地方发展按下“加速键”。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需全面审视自身,深入剖析专业技能、工作经验、性格特点等优势与短板,立足“关键少数”定位,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要明确“党员责任区”“先锋联创”党员干部联动的责任与机制,努力成长为政策落实链、矛盾调解链、民生服务链、产业提升链不可或缺的“齿轮”,协同运转,营造“人人争先进、事事讲协同”的积极工作氛围。
汇“多元资源”聚“领航高飞”之群。街头巷尾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从与驻区单位、企业携手共建,到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从借助先进技术设备开展党员培训,到依托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每一种资源的整合,都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强大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接驻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搭建“治理资源共享池”,采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模式,让“九龙治水”变成“攥指成拳”,推动企业赞助社区公益项目、学校开放文体设施,形成“链条互补、群体共振”的生动局面。要迈开步子走进街头巷尾,通过“板凳议事会”“网格走访日”收集民生诉求,把“关键小事” 当作“心头大事”,让经济政策落地更贴合民心,让单一经济链条的“点上突破”升级为经济集群发展的“面上开花”。
集“先锋力量”强“锐不可当”之势。凡成大业者,必以先锋为楫,以众志为帆。革命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以 “先锋”之姿挺立于枪林弹雨,用血肉之躯汇聚成推翻旧世界的钢铁洪流。新时代,北斗团队攻克星间链路技术、天和核心舱研发团队解决太空长期驻留难题、“祖冲之三号”里程碑式突破,科技尖兵在芯片研发、航天探索等“无人区”勇当先锋,让中国技术突破层层壁垒,展现“锐不可当”的奋进之势。广大党员干部需将政治担当、实践能力与群众路线深度融合,在思想淬炼、攻坚一线、治理创新中发挥“头雁效应”,以“头雁”的思想高度引领经济发展方向,以“铁肩”的担当力度破解经济矛盾难题,以“俯身”的服务温度凝聚民心民力,努力在时代征程中汇聚成锐不可当的奋进洪流。(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姜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