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紧日子"换"好日子" ——新时代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再出发
时间 :   2025-05-22 17:0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孙雅梦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正式印发,这是党中央在党的二十大后深化作风建设的又一重要制度安排。从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再到新时代"过紧日子"的要求,节俭朴素的红色基因始终在共产党人的血脉中流淌。新条例的出台,既是对优良传统的时代传承,更是奋进新征程的作风保障。


把准"问题脉",制度创新破解"四风"新变种。当前,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但一些地方仍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精致浪费"等新问题。某省巡视发现,个别单位以"信息化建设"为名重复采购设备,造成资源闲置;有的地方"文山会海"穿上"电子外衣",衍生出新的浪费现象。新修订的条例直击这些"四风"新变种,将"云会议""无纸化办公"等创新实践固化为制度规范,用"制度补丁"堵住"浪费漏洞"。


算好"政治账",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在财政"紧平衡"状态下,条例明确要求建立"成本效益"评估机制。北京市直机关通过"公物仓"共享平台,年节约财政资金超亿元;浙江省推行"公务餐"改革,接待费用下降40%。这些实践启示我们: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


激活"一池水",让节约成为行动自觉。制度约束是基础,文化浸润是关键。江苏省开展"俭以养德"主题党日,山东省打造"节约型机关"示范点,这些创新做法将制度要求转化为干部自觉。某市机关食堂通过"智慧餐饮"系统实现精准供餐,厨余垃圾减少60%。这告诉我们:节约不是"紧箍咒",而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钥匙"。


筑牢"防火墙",立体监督让铁规生威。条例构建了纪检监察机关"探头"监督、审计部门"体检式"监督、群众"扫码"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期通报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涉及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案例同比下降35%,彰显了监督实效。要持续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艰苦奋斗的精神坐标始终清晰。新条例的实施,是作风建设新的起跑线。各级党政机关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用党员干部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孙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