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现象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难题,但绝非无解之题。吉林四平的实践表明,党建联建能够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新时代推进“空心村”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组织体系、资源整合、治理机制等方面实现系统性创新。
构建三级联动组织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党建联建机制,县级统筹政策资源,乡镇协调区域发展,村级落实具体项目。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形成治理合力。重点培育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把优秀返乡人才吸纳进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
创新资源整合转化机制。探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闲置农房、土地等资源转化为集体资产。建立党员示范项目,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互联网+”进村,通过电商平台连接城乡市场,激活沉睡资源的经济价值。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健全村民议事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及时解决民生诉求。培育乡风文明,通过文化认同增强村民归属感。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
党建联建不是简单的组织覆盖,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四平经验启示我们,只有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让"空心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莒县县委教育工委 :张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