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在武安本级“提质增效‘反浪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之际,能源科技面对硫酸铵外售与周边价格的差距,征求下游意见,主动外出学习提高产品质量,在降低成本方面摒弃传统思维,打破传统销售模式,让下游用户一起参与到生产降本增效共赢合作上来,实现销售增效大于周边企业外售模式,继而通过智慧管理与模式革新,将提质增效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成本管控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日前能源科技创新聚焦提质增效“反浪费”专项行动,结合“降本、循环、共赢”的销售理念,一场围绕降本增效、反对浪费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面对硫酸铵外售价格与周边标杆存在的价差,以提升质量和与合作方共同降低产品包装和倒运装卸费用,能源科技大胆创新销售模式,成功实现产品销售效益跑赢周边企业,真抓实干反浪费成果的亮眼篇章。
困境:质量与成本的双重枷锁
长期以来能源科技的硫酸铵产品颜色和水分因为和周边企业有差距,不能满足下游用户的质量要求,产品价格被迫比周边企业低价销售,在产品质量包装上,我们采购的吨包袋虽然比之前的50KG小包装节省了费用,但是吨包袋一次性包装销售后,包装袋的价值就随之消失,吨包袋采购每个20元,每月约2000个的用量,带来每月4万元的固定支出,产品的打包和倒运以及销售装车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人力,车辆及能源消耗的成本支出。
破局:从“独自承担”到“合作共享”的模式重构
在公司提质增效、反浪费的运动持续开展,面对问题短板能源科技领导多次进行外出学习,通过现场设备和技术改造,硫酸铵质量大幅提升,满足外售的质量标准。同时能源科技和销售合作方进行多次挖潜增效洽谈,与合作公司携手推出“打包装车外包+增效共享”创新模式。包装吨包袋由合作方购买质量较好的吨包袋并再进行一次回收重复使用,能源科技不再购买吨包袋。在成本外置与效率优化上,委托合作公司进行打包和装车;通过这两个手段降低了硫酸铵的生产成本,又通过成本重构锁定节约红利和双方共享,实现“价格优、利润升”的双赢格局。
实效:41万元年创效背后的循环价值
新方案的落地,在保证产品价格与周边持平的基础上再实现年度增效达41万元。其中装车成本年节约20万元,包装成本降低双方分享年节约21万元。同时,吨包袋重复使用遵循了资源循环利用的节约资源理念,形成“生产-使用-回收一再利用”闭环,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中去。
启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革新”的升级路径
此次硫酸铵销售模式革新表明,反浪费不是简单的“节流”,而是通过资源重组与模式创新实现“开源式降本”。能源科技以新型经营责任制本着每个成本单元“精打细算”的精益理念,将提质增效“反浪费”行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当节约成为一种管理智慧,当循环成为一种生产常态,每一份“省下来”的成本,都将成为企业迈向卓越的坚实阶梯。(通讯员:段智皓、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