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基层党员要在基层治理中当好“先锋旗手”
时间 :   2025-05-08 17:2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刘勇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为新时代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层党员既是政策落地的“末梢神经”,更是党群关系的“连心纽带”。面对群众需求多元化、治理任务复杂化的新形势,基层党员必须主动扛起责任,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行动实践中发挥先锋作用,让党旗始终飘扬在基层治理最前沿。


基层党员要当好政治引领“擎旗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党员要成为治理体系的“定盘星”,首要在于筑牢思想根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金钥匙”。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确保思想淬炼不松懈。例如,某县建立“政治表现档案”,将党员参与理论学习、政策宣传等纳入积分考核,激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主动宣讲政策、化解矛盾,确保基层工作始终与党中央同频共振。唯有将党性修养融入血脉,党员才能在复杂事务中保持清醒,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基层党员要架好党群连心“同心桥”。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凝聚人心。要构建全覆盖的治理网络,推行“网格化党员责任区”,按“居住相邻、便于管理”原则划分片区,明确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职能,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服务体系。要建立“民情联络员”制度,通过定期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民意,延伸治理触角。如某镇设立“双联双亮双述一服务”机制,党员认领治安巡逻、扶贫帮困等岗位,兑现承诺事项。


基层党员要当好行动实践“排头兵”。党员的价值更需体现在行动中。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循环”,基层党员是激活这个循环的“红细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文明创建,无数党员用行动诠释着“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基层党员更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红色答卷。当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基层治理就能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效应。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当每名党员都成为鲜红的旗帜,当每个支部都化作党群连心的堡垒,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必将成为贯通党心民意的“连心桥”,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中共阳谷县委组织部:刘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