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向“躺平式”干部亮剑 为“十五五”征程护航
时间 :   2025-11-25 17: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文博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蓝图待展,基层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与实干作风将直接关乎发展大局。然而,少数干部却甘于“躺平”,这不仅影响个人成长,更阻碍事业发展。必须坚决向“躺平式”干部亮剑,以实干担当护航“十五五”新征程。


在基层工作中,“躺平式干部”形形色色,其共同点在于逃避责任、消极履职。有的在工作中善用“推字诀”,面对任务时找借口、摆困难,把矛盾上交、责任下移,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有的精于“表演式忙碌”,袖子撸得高、口号喊得响,却总做表面文章,用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以纸面落实代替真抓实干;有的奉行“佛系哲学”,安于现状、碌碌无为,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对发展机遇视而不见;还有的陷入“等靠要”思维,不学习新政策、不研究新问题,遇事只会等指示、靠上级、要资源,缺乏主动破局的意识和能力。这些表现不仅损害干部形象,更在无形中消耗着基层工作的活力与效能。


干部“躺平”背后,折射出的是责任担当的缺失、初心使命的淡忘。站在“十五五”新起点,面对更高要求的发展任务,“躺平式”干部的危害绝不容小觑——从党和国家层面来看,“十五五”新征程任务艰巨,“躺平式”干部执行政策不力、打折扣、搞变通等行为,将直接导致改革举措被束之高阁,发展蓝图成纸上谈兵;从民生视角看,“躺平式”干部的不作为会造成国家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卡壳,惠民利民的政策悬而不落,群众急难愁盼无法解决,久而久之,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干部队伍建设看,“躺平”的消极氛围会损伤实干者的积极性,当“能者过劳、庸者逍遥”成为常态,“干与不干一个样”成为风气,必将拉低干部队伍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从个人成长看,“躺平”意味着自我放弃,不仅错失锻炼机会,更可能因能力退化而被时代淘汰。


整治躺平现象,关键要激发内生活力、提升干部能力、强化制度保障。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首先要从思想上“破冰”,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常思“入党为什么、在岗干什么”,从内心深处认清“躺平”就是失职渎职,真正把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要以能力提升支撑担当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握“七个目标”“六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科技,着力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履职本领,推动个人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并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第一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担当。同时,各部门单位要健全用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树牢实干实绩导向,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困局,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让“躺平者”让位,让“担当者”出彩。此外,还要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探索、先行先试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性循环。唯有思想、能力、制度三管齐下,方能彻底铲除躺平土壤,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十五五”新征程中轻装上阵、奋发有为。(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委组织部: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