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立足黔南禀赋,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时间 :   2025-11-24 21:1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凯燕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文章,为各地精准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黔南州坐拥生态、产业、区位多重独特优势,需锚定自身禀赋找路径、强突破,让新质生产力扎根特色土壤、释放强劲活力。


以“产业升级”为抓手,夯实工业发展根基。黔南工业已形成多元支撑格局,现代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近半,先进装备制造、生态特色食品增速亮眼。可依托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技术高端研究院等平台,深化“富矿精开”,推动磷系新能源材料、精细磷化工向高端化延伸;同时以14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加码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扩大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等产业优势,持续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核心贡献率。


以“特色赋能”为重点,做优农业转型文章。黔南农业稳产提质基础扎实,都匀毛尖品牌价值领跑全省绿茶类,茶叶、蔬菜等特色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居全省前列。应聚焦六大农业主导产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支撑,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从“初级种养”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升级;借力电商云仓体系,拓宽特色农产品线上销路,让生态农业优势转化为富民增收、产业提质的新动能。


以“文旅融合”为切口,激活服务消费潜力。凭借68%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优质生态环境及独特民族文化,黔南年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旅游产业化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可深挖“村马”“贵南高铁旅游线”“村BA”等爆款IP价值,升级景区业态、丰富精品线路,推动生态观光与民族文化、体育休闲深度融合;联动物流枢纽格局,完善文旅配套,提升游客体验感与消费力,让文旅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以“生态转化”为突破,拓宽绿色发展路径。黔南大气、水质优良率稳居高位,新能源发电装机超650万千瓦,林业碳票交易成效全省领先。可深化“林长制+大数据”模式,扩大国储林建设规模,推动林业碳票市场化交易扩容;加码绿色制造培育,提升清洁能源利用占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低碳产业、绿色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向共赢。


黔南发展新质生产力,无需复刻通用模板,只需精准锚定产业基础、生态禀赋、文旅特色等核心优势,以科技创新串起产业升级、农业提质、文旅赋能、绿色转型多条主线,就能走出契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打造贵州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注入持久动力。(惠水县纪委县监委:陈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