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善借东风行致远:年轻干部成长的时代必修课
时间 :   2025-11-24 17: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田庆豪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古人云“智者当借力而行。”纵观历史长河,凡成大事者,莫不是善乘于势的大家。当今时代,风云激荡、变革加速,各项工作的复杂性前所未有,这对肩负重任的年轻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仅仅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埋头苦干,已难以应对纷繁复杂的挑战。学会“借力、借势、借智”,不仅是工作方法的优化,更是思维理念的跃升,是年轻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履职尽责、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善“借力”,汇聚众智众力、破解工作难题。“借力”,意味着要善于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变“独奏”为“合唱”。年轻干部往往充满干劲,但经验相对有限,若不懂得借力,容易陷入“本领恐慌”、“事倍功半”的困境。向上借力,争取支持。要主动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沟通思路,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理解上级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使自己的工作与中心任务同频共振,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倾斜。这不是“等靠要”,而是基于对大局的把握和主动的作为。横向借力,协同作战。现代治理强调系统性、整体性,许多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年轻干部要打破部门壁垒,主动与兄弟单位、平行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拳头”效应,共同攻克跨领域、跨层级的难题。向下借力,激发活力。基层是智慧的富矿、力量的源泉。要深入一线,拜群众为师,问计于民。善于发现和发挥基层干部、党员骨干、群众代表、乡贤能人的积极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善“借势”,把握时代脉搏、乘势而上作为。“借势”,强调的是洞察时与势,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年轻干部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才能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借国家发展之“大势”。要深刻理解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大背景和战略部署。无论是科技创新、区域协调,还是绿色发展、共同富裕,都要自觉将本职工作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从中寻找机遇、明确路径。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地方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便是借势;国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基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也是借势。借政策导向之“东风”。密切关注中央和地方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划文件,研究透、运用足。政策中往往蕴含着发展的先机、项目的线索、资金的流向。年轻干部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敏锐捕捉政策信号,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借技术变革之“浪潮”。我们正处在一个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浪潮之中。年轻干部对新技术接受快、理解深,更要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其应用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升级等各个方面,提升工作效能,创新治理模式。推广“一网通办”、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数字经济,都是借技术之势的体现。借民心所向之“基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最根本的“势”。任何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群众关切,汇聚民智民意。符合民心所向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拥有最深厚的基础,推进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善“借智”,开阔视野思路、提升决策水平。“借智”,核心在于借助外脑、集思广益,弥补个人知识盲区和经验不足,实现科学决策、创新突破。年轻干部思维活跃,但面对复杂问题,更需要借助“最强大脑”。借理论之智,把稳方向。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要持续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能帮助年轻干部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迷失方向。借专家之智,科学决策。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在制定重大规划、推进重要改革、处置突发事件时,虚心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的意见建议。他们的专业知识、前沿视野和客观立场,能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有效规避风险。借前辈之智,汲取经验。“老马识途”,单位里的老领导、老同事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智慧。年轻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学生,多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处理复杂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艺术,避免走弯路。借群众之智,创新方法。实践出真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畅通渠道,搭建平台,鼓励基层和群众为首创、献计策。很多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往往来源于一线实践。通过走访调研、民主协商、网络问政等多种方式,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挖掘出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善为者的广阔舞台。年轻干部若能深刻领悟并娴熟运用“借”的学问,以内生动力为根基,善借外在之力、之势、之智,必能如虎添翼,在应对挑战中勇毅前行,在化解风险中开拓新局,真正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委组织部:田庆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