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八十九载岁月峥嵘,长征的号角依然在历史的回响中激荡人心。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这段光辉历程,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在和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聆听这段壮怀激烈的往事,更要以行动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以“坚定信仰”为笔,绘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精神底色
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而信仰正是创造这一奇迹的力量源泉。当我们回望“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感悟的是在迷雾中寻找光明的坚定;当我们追忆“四渡赤水”的出奇制胜,读懂的是基于信仰的战略智慧。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年轻一代面临着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的考验:技术变革的浪潮、价值多元的冲击、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如何才能保持“任他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答案就在于筑牢信仰之基。要像红军将士那样,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唯有如此,方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清醒,在“船到中流浪更急”的风险挑战面前勇立潮头,为青春成长把稳思想之舵。
以“艰苦奋斗”为墨,挥洒“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豪情
长征之路,每一步都印刻着艰苦卓绝的奋斗足迹。“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考验的是超越生理极限的意志;“走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彰显的是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毅。今天的我们,虽无需经历那般极端的生存考验,但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依然“关山重重”。科技创新需要“十年磨一剑”的静气,乡村振兴呼唤“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改革攻坚亟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锐气。年轻一代要勇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创新创业前沿闯新路。发扬长征时期“野菜充饥志越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为成长进步的“垫脚石”。
以“人民至上”为纸,书写“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答卷
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彝海结盟”见证了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厚情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彰显了人民军队的爱民本色。一部长征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永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子情怀。年轻一代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要主动走到群众中间,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脉搏,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用年轻人特有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知识,将党的好政策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好举措,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彰显青春的价值。
历史的接力棒,已然传递到我们手中。从聆听长征故事的后来者,到新时代长征路的亲历者与开创者,这是时代的召唤,更是青春的荣光。让我们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以信仰引领方向,用奋斗擦亮底色,把初心付诸行动,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舞台上,奋力跑好属于我们这一棒,让长征精神在青春的诠释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韩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