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锤炼务实作风 筑牢组织工作实干根基
时间 :   2025-10-22 21: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君豪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形式主义是阻碍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党员干部的手脚,消解着工作实效。从部分地区党建考核中过度注重材料精美度而非实际成效,到一些单位开展党员活动重流程轻内容、重场面轻实效,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形式主义在组织工作领域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必须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整治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务实作风,让组织工作真正服务于干部成长、服务于事业发展。


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呈现出多元表现,在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在干部考核领域,有的地方设置繁琐复杂的指标体系,将报表数量、会议次数等作为核心考核项,导致基层为应付考核耗费大量精力编造材料、美化数据,真正的干部实绩反而被忽视。党建工作推进中,部分党组织热衷于打造盆景式示范点,投入大量资源堆砌表面亮点,而对偏远基层、薄弱领域的党建短板视而不见,形成重面子轻里子的失衡格局。党员教育方面,一些培训脱离党员思想实际和岗位需求,照搬照抄理论内容,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后缺乏实践转化,让教育培训沦为走过场的形式流程,难以真正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形式主义在组织工作中滋生蔓延,根源在于思想认知的偏差和制度机制的短板。思想层面,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错位,将做了什么等同于做成了什么,把程序到位当作工作达标,缺乏以实效为导向的责任意识,认为只要材料齐全、流程规范就是完成任务,忽视了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核心使命。制度层面,一些工作推进机制缺乏科学设计,上级部署任务时脱离基层实际,层层加码却不提供相应支撑,导致基层只能通过形式主义的方式被动应付;考核评价机制存在导向偏差,重痕迹轻实绩、重数量轻质量,使得党员干部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留痕、造景上,而非聚焦实际工作。此外,监督问责的精准性不足,对形式主义问题的识别不够敏锐,整改要求不够具体,也让形式主义有了滋生蔓延的空间。


整治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必须坚持靶向发力、系统施治,从思想、制度、监督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思想引领是首要环节,要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树立以实效论英雄的工作理念,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上。针对组织工作各领域的形式主义表现,要逐项梳理整改,在干部考核中简化冗余指标,突出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推行一线考核、实绩晾晒等方式,让考核真正成为激励实干的指挥棒。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整治组织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转变,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到狠抓落实中。通过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监督问责、厚植务实文化,从根本上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让组织工作真正回归服务本质,以扎实成效为党员干部成长赋能,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人民政府:张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