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伟大抗战精神之炬 照亮民族复兴新征程
时间 :   2025-10-23 21:1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吴欣鸣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年后的今天,硝烟虽已散去,但精神永远不朽。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所展现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以伟大抗战精神之炬,照亮民族复兴新征程。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坚定“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民心涣散。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中华儿女彻底觉醒,爱国热情空前迸发。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爱国官兵浴血奋战,民众舍家纾难,海内外同胞倾力支援,共同书写了全民抗战的壮丽史诗,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凝聚起不可战胜的力量。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的强大力量。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弘扬爱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爱国情怀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挺立“历史自信”的民族脊梁。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疯狂的侵略气焰和残暴行径,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表现出了“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高尚气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节操守,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仁人志士的浴血奋战便是这五千年来豪情志气的最集中、最壮烈的体现。民族气节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撑。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大力弘扬这种不屈的民族气节,挺起精神脊梁,坚定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保持清醒,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为民族复兴伟业奠定无比坚实的自信根基。


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锻造“敢战能胜”的斗争锋芒。14年抗战,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血肉筑起了保卫中华民族的新长城。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台儿庄战役的浴血拼杀;从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坚守,到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雷霆之势,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这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愈发坚韧的精神基因。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就要从英雄身上读懂“斗争为人民”的底色,要把非凡的英雄精神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勇于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增强斗争本领,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向着目标奋勇前进。


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铸就“行稳致远”的战略定力。抗战初期,“亡国论”的阴影困扰着许多人。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并用这种信念鼓舞全国人民斗志。“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正确预测了抗日战争的进程,科学制定了战略战术,深刻揭示了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信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高度升华。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赓续这种信念伟力,将其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发展主动的强大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钉钉子精神攻克前进难关,一步一个脚印把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委组织部:吴欣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