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社区门口修了三年的便民桥终于通了,那天,退休老书记蹲在桥头抽烟,望着来来往往的居民突然说:“这桥啊,前两任干部都想等着上面拨款修,结果等成了危桥。还是现在这帮年轻人实在,带着施工队自己找建材、盯进度,硬生生把桥抢出来了。”
这话戳中了个实在理:干事就像种地,盼着老天爷天天晴空万里不现实,扛着锄头跟病虫害较劲才是正经事。对咱们党员干部来说,“丢掉幻想,实干拼搏”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藏在泥土里、浸在汗水中的生存智慧。真是应了那句话:靠谱的事,都是汗珠子摔八瓣干出来的。
别把“等靠要”当本事,机会从不待见“守株待兔”的人。前天听领导讲了个故事:驻村时村支书老周,开会总爱说:“咱们村穷,得等政策、等资金、等帮扶。”上面号召发展特色种植,他说“等别的村试成功了咱再干”;县里派来农技专家,他说“等明年开春再组织培训”;甚至连修灌溉渠的项目,他都要等“上面派人来验收了再动工”。
结果呢?隔壁村不等不靠,跟着专家种起了中药材,三年就脱了贫;村里守着好地还是种玉米,年轻人全外出打工,成了空心村。有次我跟老周掰扯,他还不服气:“我这是稳妥,万一失败了咋办?”
可村民老李的话更实在:“啥叫稳妥?眼睁睁看着别人富起来,自己守着穷日子才叫不稳妥!”后来换届,老周没选上,新支书带着村民跑市场、学技术,硬是把撂荒的地改成了蔬菜大棚。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不少,大棚里忙不过来时,还得雇外村人。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万事俱备”?就像种麦子,总得先把种子播下去,才能盼着下雨;就像开山路,总得先抡起镐头,才能指望推土机来帮忙。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等出来的是困境,干出来的才是出路。
别把“小聪明”当智慧,能啃硬骨头才是真本事。开发区招商局的小王,以前总爱耍“巧劲”。跑项目时专挑“容易成”的谈,遇到需要长期跟进的大项目,就推给别人;写报告时净捡好听的说,难题全藏着掖着;甚至连拜访企业,都专挑老板“可能不在”的时间去,回来好说“对方没空”。
结果去年全局考核,他手里没一个拿得出手的项目,被调到了后勤岗。反观老张,不善言辞,却盯着一个新能源项目跑了八个月——企业担心物流成本高,他就陪着去对接货运公司;担心员工住宿问题,他协调园区建宿舍;连环评报告里的细节,都帮着一遍遍核对。
项目落地那天,企业老板握着老张的手说:“就冲你这份实在,我们在这扎根定了。”老张嘿嘿笑:“我没啥本事,就是觉得答应了的事,就得干到底。”
这让我想起修桥时的场景:有段河床石头太硬,挖掘机挖不动,有人说“等雨季水大了再试试”,可施工队的年轻人愣是带着钢钎、大锤,一锤一锤凿了三天。后来老书记说:“这世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你糊弄它,它就给你摆脸色;你跟它较劲,它就给你让路。”
党员干部手里的活,哪有轻轻松松就能干成的?拆迁得一户户谈,信访得一件件解,产业得一步步扶。耍小聪明或许能糊弄一时,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啃下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才是真本事、真担当。
别把“喊口号”当政绩,百姓认的是“实打实的变化”。社区以前有个宣传干事小林,特别会写材料。汇报工作时,创新举措、亮点成效一套套的,可居民们反映的楼道灯不亮、垃圾桶满了没人清,他总说正在协调。有次开居民大会,他念了半小时社区发展规划,散会后有大爷直撇嘴:规划得再好,我家门口的路坑坑洼洼,晚上摸黑回家,有啥用?
后来换了个干事小李,不爱说漂亮话,却带着物业逐栋检查楼道灯,三天就全修好了;协调环卫站增加清运次数,垃圾桶再也没满过;甚至给独居老人发了“便民卡”,上面印着水电维修、买菜送货的电话。
年底测评,小李得了全票。有人问他秘诀,他说:“我奶奶常说,过日子就像扫院子,得天天扫,才能干净;干工作也一样,得一件一件办,群众才能满意。”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老百姓要的不是画饼,而是吃饼;不在乎你说了多少,只在乎你干成了多少。就像焦裕禄在兰考,没说过多少豪言壮语,就是种泡桐、治盐碱,老百姓记了他一辈子;就像谷文昌在东山,没搞过形象工程,就是领着群众种树固沙,老百姓说“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说到底,“丢掉幻想,实干拼搏”不是逼着谁去拼命,而是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真金白银得靠双手挣;坐而论道干不成事,甩开膀子才能见成效。对党员干部来说,少想“怎么能轻松点”,多问“怎么能做得更好些”;少琢磨“怎么能让人看见”,多想想“怎么能让群众满意”。
就像地里的庄稼,你流了多少汗,它就结多少果;就像脚下的路,你迈了多少步,它就通向多远的地方。这世上最靠谱的事,从来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来都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共李沧区委组织部:姜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