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提到,“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自我革命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伴随党员干部政治生命的终身课题,唯有以思想、作风、行动的全方位革新,才能让党性在反复淬炼中闪耀“纯金光芒”。
“第一把火”烧向思想“杂质”,奠定理想信念“基石”。思想是党性的“源头活水”,一旦掺杂私心杂念,党性根基便会动摇。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存在“信仰虚化”问题,嘴上高谈共产主义理想,内心却对党的理论半信半疑,面对风险挑战时立场摇摆,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将党的信仰抛诸脑后。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论学习“走过场”、信仰根基“不牢固”,导致私欲、错误权力观趁虚而入。自我革命在思想层面的关键作用,在于通过“理论淬炼”破除认知误区。持续深入的理论学习能帮助党员干部正本清源,明确“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根本问题。唯有沉下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滋养心灵的“甘露”,而非应付考核的“任务”,才能强化对党的宗旨的认同,从思想源头上清除“杂质”。
“第二把火”烧向作风“顽疾”,筑牢纪律规矩“防线”。作风是党性的“外在镜子”,作风不正则党性不纯。从演变逻辑看,作风问题的扩散遵循“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的规律,有的党员干部把“小节”当“小事”,认为吃一顿饭、收一份礼无关紧要,却在一次次“人情往来”中突破纪律红线;有的奉行“好人主义”,对身边的错误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还有人把权力当作“私器”,将公共事务变成“个人生意”,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这些作风问题看似“个案”,实则像病毒一样侵蚀党的肌体,消解群众对党的信任。自我革命在作风整治中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精准破除问题,“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检视,帮助党员干部及时发现作风上的细微偏差,用党章党规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校准言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利器”,打破“老好人”思维,让党内政治生活真正“红脸出汗”,精准剔除宗旨淡漠、政绩观偏差等思想病灶,实现作风问题早发现、早纠正。
“第三把火”烧向“短期思维”,践行自我终身“修行”。党性纯度从不是“一劳永逸”的静态结果,而是需要终身维护的动态过程。现实中,有的干部把自我革命当作“突击任务”,换届前、考核前“临时抱佛脚”,严格要求自己,岗位平稳、职务稳定后,就立刻“松了弦”,把党性修养抛到脑后,这种“阶段性革命”的思维,本质上是忘了“革故鼎新”的永恒命题,忽视了党性锤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规律。自我革命在终身党性修养中的关键意义,在于构建“常态长效”的锤炼机制。唯有将激浊扬清当作习惯,走进基层一线“实践熔炉”,在急难险重岗位中倾听民声、解决难题,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在实际行动中检验党性纯度,将自我革命从“阶段性任务”转变为“终身修行”,才能让党性在岁月磨砺中始终保持“纯金品质”,以纯粹党性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魏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