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就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实,淬炼忠诚、实干、为民的“三种底色”,以过硬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强信念、固根本,筑牢一心向党的政治品格。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回首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风险挑战面前岿然不动、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行,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孔繁森同志扎根雪域高原,以热血践行为民誓言;廖俊波同志奔走发展一线,用实干谱写奋斗篇章;张桂梅同志坚守教育阵地,以无私点亮希望之光——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彰显了理想信念的耀眼光芒。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政治品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理论上的清醒保障政治上的坚定,以党性上的纯洁守护作风上的过硬。
勇担当、善作为,提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实干本领。党员干部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职尽责、迎难而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坚决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的假作为,杜绝“走过场”“一阵风”式的落实。要提升履职能力,在复杂局面中磨砺真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练就铁肩膀,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还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和勤勉务实的行动,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践宗旨、系民心,永葆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存在官僚做派,有的忙于事务性工作,下基层“走秀”多于“走心”;有的对待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效率低下;还有的服务意识淡薄,门好进、脸好看、事仍难办。这些现象损害的是党群关系,动摇的是执政根基。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化解难题、推动发展。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聚焦百姓在社保、托育、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揪心事、烦心事,拿出硬招实招,持续攻坚发力,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起共创美好生活的磅礴伟力。(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