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三剂良方根治违规吃喝顽疾
时间 :   2025-05-19 18:2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臧朝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纸通报,激荡千层浪,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作风建设的长鸣钟上,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部门,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在理论学习、制度执行、监督问责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让违规吃喝的“局中人”无处遁形。


筑牢“防火墙”,以理论学习绷紧思想防线。舌尖上的失守往往始于思想防线的松动,推杯换盏间,“小意思”演变成“大问题”,“小饭局”蜕变为“大陷阱”,某些干部将“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奉为圭臬,把“餐桌社交”异化为利益输送的暗道。这种错位的权力观、扭曲的社交观,暴露出理想信念的“软骨病”。各级党组织要切实以案为鉴、深化认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看清“饭局有风险,举杯须三思”的现实情况,清醒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政治危害,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自觉同“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作斗争,不断增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擦亮“探照灯”,以立体监督织密防控网络。日常监督若存在“牛栏关猫”的漏洞,违规吃喝必然死灰复燃。个别地方“禁酒令”挂在墙上,“接待标准”停在纸上,制度执行成了“稻草人”,更有甚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将高档宴请搬进内部食堂,把高档酒水灌进矿泉水瓶,玩起“隐身变形”的把戏。各级党组织要健全完善“八小时之外”监管链条,练就干部监督“千里眼”,紧盯日常言行、社会交往、权力运行等关键领域,聚焦“一把手”这一关键少数,针对“酒局圈”“好友会”“老乡帮”,建立干部“三圈”报备制度,干部需定期报告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动态,联合纪委对机关食堂、内部接待场所实行突击检查,抽查菜单明细、消费记录、影像资料。同时,在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提前发放“廉洁过节九不准”提醒函,实现工作社交双轨并行管理。


高举“问责剑”,以刚性约束净化政治生态。如果问责利剑生锈卷刃,纪律底线就会像“橡皮筋”一样可松可紧,当前仍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执纪现象,有的以“下不为例”搞法外施恩,有的用“批评教育”代替纪律处分。这种“宽松软”的执纪方式,实质上是变相的纵容包庇,助长了腐败问题背后的吃喝歪风。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各级组织部门必须坚持“零容忍”态度,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既处理违规吃喝当事人,又查主体责任缺失者,坚持腐败同查同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身作则,带头抵制违规吃喝行为,坚决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培育良好党风政风。同时,大力推行“一案一警示”制度,让每起反面案例都成为活教材,做到问责要见人见事,板子要打到实处痛处。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组织部门要始终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姿态,在理论学习上绵绵用力,在监督体系上久久为功,在执纪执法上招招见血。当每一名干部都能把“不想吃”的自觉融入血脉,把“不能吃”的约束刻进骨髓,把“不敢吃”的敬畏植入灵魂,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必将越擦越亮,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长卷定会绘就更绚丽的篇章。(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委组织部:臧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