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不恋“办公室”,常去“田埂上”——乡镇党员干部的实干答卷
时间 :   2025-10-17 18:2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谢雨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每一项政策落地、每一件民生实事,都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奔走忙碌。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家长里短、田间地头间,诠释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担当。


在春耕的田埂上,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拿着农技手册,蹲在秧苗旁,手把手教农户防治病虫害、调整种植结构,把“科技兴农”的道理变成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巧;面对农资短缺、灌溉难题,他们连夜协调资源,跑部门、找渠道,不让一亩良田误了农时。对农户来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党员干部,不是“官”,而是“帮咱解决难题的自家人”。


在防汛的堤坝上,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大雨倾盆时,他们带头扛沙袋、查险情,浑身湿透也顾不上换件衣服;转移群众时,他们扶着老人、牵着孩子,把安全留给百姓,把风险扛在肩上。有村民说:“只要看到党员干部在,心里就踏实。”这份踏实,源于他们始终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坚守筑起一道“红色防线”。


在便民的窗口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为了让老人少跑一趟腿,他们帮着填写表格、代缴费用;为了让企业少等一天,他们主动上门对接,讲解惠企政策、代办审批手续。面对群众的疑问,他们不推诿、不敷衍;面对工作的难题,他们不抱怨、不退缩,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用耐心和细心化解“急难愁盼”。


其实,乡镇党员干部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地宣传,更多是“重复的小事”“琐碎的杂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杂事,连着千家万户的冷暖。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牢牢钉在基层岗位上,让党的温暖穿透“最后一公里”,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正响,基层的舞台愈发广阔。只要乡镇党员干部始终守好“为民初心”,把每一件小事办实、把每一件实事办好,就一定能在田间地头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群众的“民生答卷”。(剑河县南加镇人民政府:谢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