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以八项规定为尺,绘青年干部成长底色
时间 :   2025-10-17 18:1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赖国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十年前,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如清风劲吹,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立下标尺。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既是八项规定精神的见证者,更应是坚定践行者。在基层实践中,唯有将八项规定内化为行为准则、外化为工作自觉,方能在成长路上行得正、走得稳,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青年干部的“作风指南针”,指引务实方向。初入职场,青年干部易在繁杂事务中迷茫,而八项规定中“精简会议活动”“改进调查研究”等要求,恰是破局关键。与其在文山会海中消耗精力,不如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与其用材料堆砌“政绩”,不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解难题。曾在村寨走访时,我们摒弃“打卡式”调研,用“拉家常”代替“念稿子”,才真正摸清了独居老人的助餐需求。这种务实作风,正是八项规定赋予青年干部的“成长密码”,让我们远离形式主义,把功夫下在实处。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青年干部的“廉洁护身符”,守护初心底线。青年干部正值成长关键期,面对的诱惑与考验更直接。从一顿饭、一张卡到一次人情往来,“微腐败”的陷阱往往藏在细节中。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似是“约束”,实则是“保护”,它明确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边界,帮助我们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有同事在项目合作中,坚决拒绝企业的“感谢礼”,始终以“清”为美、以“廉”为荣。这种坚守,不仅守住了个人的政治生命线,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对青年干部而言,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负担”,而是守护初心、行稳致远的根本。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青年干部的“能力催化剂”,锤炼过硬本领。践行八项规定,绝非“消极避事”,而是要在“减法”中做“加法”。减少了不必要的应酬,便有更多时间钻研业务;摆脱了繁琐的迎来送往,就能集中精力提升服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按照“厉行节约”要求,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产业帮扶上,手把手教农户种果树、搞直播,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让群众增收。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倒逼青年干部跳出“舒适区”,在“挑大梁”中练本领,在“解难题”中长才干,真正把“作风优势”转化为“干事实效”。


十年清风常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历久弥新。对青年干部而言,八项规定不是“过时的条文”,而是伴随成长的“终身课题”。未来,我们更需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常照自身;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尺,校准言行,在基层一线锤炼作风、坚守廉洁、提升本领,用青春行动续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新时代篇章,成长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人民政府:赖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