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基层“浅池”藏华章
时间 :   2025-09-29 18: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安然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昆明池的妙处,不在水深波阔,而在水清鱼跃——俯身便能与灵动生命撞个满怀。而这份触手可及的生机,远胜富春江畔隔岸远眺的朦胧。基层工作恰似这方浅池,没有宏大舞台的聚光灯,少了优渥条件的加持,但却有最生动的实践图景、最滚烫的民生温度,其沉甸甸的价值与意义,远非“远观式”岗位所能比拟。


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基层的“浅”,正是贴近群众的“零距离”。这份“近”,是社区里调解邻里矛盾时的一句劝和,是防汛抗灾时蹚着泥水转移老人的一双脚步,是安全生产检查中在隐患排查表上的一份记录。群众的“急难愁盼”从不是文件上的文字,而是在这一次次面对面、手拉手的互动里,化作触手可及的需求,等着被回应、被解决。因此,正是这份“浅”,让基层成为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的关键场域:一项医保新政如何让老人“会用、能用”?一次特色养殖转型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一场政务窗口服务创新,如何平衡“严格管理”与“便民服务”的双重需求?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找不到完美模版,唯有扎进基层的“浅池”里反复调研、调整、落地,才能让政策从“空中楼阁”变成“群众实惠”。就像观鱼需俯身细察,基层工作也需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摸清民生脉搏,找到政策落地的“最优解”。


浅水育新机,实干练硬功。基层虽“水浅”,但同样也能“育新机、开新局”,蕴含无限发展可能。从搭建数字服务平台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到构建居民议事平台化解邻里矛盾,从盘活闲置空地打造“口袋公园”,到培育本土手工作坊带动家门口就业……基层虽地域有限、能级不高,却能在有限空间里通过组织创新、机制优化、要素整合,打破资源约束的壁垒,催生蓬勃的发展气象。当然,在“浅水”中开辟新局并非易事。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日益多元的群众需求、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每一项都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硬骨头”,考验着他们的担当与能力。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必须摒弃“浅水难有大作为”的惰性思维,跳出“守摊子、混日子”的消极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靠前,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直面难题。在化解矛盾中积累经验,在服务群众中提升本领,在破解瓶颈中开拓思路,真正在“浅水”中蹚出发展新路径、练出干事硬功夫。


细流汇江海,方寸见天地。所有壮阔的江海,都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无数条细小的水流,历经岁月奔涌、点滴汇聚,才终成波澜壮阔的气象。基层这方“浅池”,或许没有波澜壮阔的景象,却藏着民生冷暖的真实图景,孕育着干事创业的无限可能。可现实中,部分基层干部却没能读懂“昆明池水浅”的深意:有的总觉得基层舞台“太小”,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面对社区治理、乡村发展的具体工作提不起劲、抓不住重点,在消极懈怠中错失了扎根实践、锤炼本领的机遇;有的把基层当成“升迁跳板”,心思全放在“往上走”,对群众的诉求“左耳进右耳出”,对手头的工作“敷衍了事”,一旦个人诉求没满足,便满腹牢骚、消极摆烂,甚至违背初心底线。这些错位的认知与行为,不仅拖慢了基层工作的推进节奏,更困住了干部自身的成长脚步。


基层的“浅”,是贴近民心的“深”;基层的“小”,是成就事业的“大”。唯有以“观鱼胜过富春江”的眼光珍视基层,以“俯身解鱼忧”的自觉扎根基层,才能在这方“浅池”中涵养为民初心,收获成长力量,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奋斗华章。(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人民政府:张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