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这个铭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日期,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起点,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当防空警报再次划破长空,我们不仅要铭记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更要从历史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筑就民族复兴之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强的清醒剂。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四个月,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3000万同胞饱受亡国奴之苦。这场事变不仅是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起点,更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面对侵略,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抗日号召,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等武装力量相继崛起,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团结才能自强。
社区党建工作是传承历史记忆、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各地社区通过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等形式,让九一八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例如,东山街道沿河北社区党委开展“铭记九一八 共筑爱国魂”活动,党员们重温历史影片、宣誓坚守初心,在沉浸式教育中强化责任担当。这种“党建+历史教育”的模式,不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更激发了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家国情怀。当警报声响起时,社区党员带头默哀、青少年自发参与纪念活动,这种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传承。
青春是奋斗的底色,复兴是时代的使命。在“十五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期,新青年更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从科技创新到乡村振兴,从文化传承到全球治理,每个领域都需要青年担当。正如黄文秀放弃大城市机会扎根基层,用生命诠释青春价值;又如东北抗联后代继承先辈遗志,在新时代继续守护家国。社区党建可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开展技能培训、树立青年榜样等方式,引导青年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在攻坚克难中锤炼品格。
历史从未远去,使命仍在召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铭记九一八的伤痛,更要汲取先辈“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勇气。社区党建要持续发挥纽带作用,让历史教育常态化、让青春力量可视化、让复兴梦想可及化。当每个社区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堡垒,当每名青年都成为民族复兴的先锋,我们定能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让九一八的警钟永远激荡奋斗的号角。(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丁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