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青春驻乡野,乡村振兴中的时代新篇
时间 :   2025-09-17 20:0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武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当晨光掠过连绵的稻田,无人机编队开始一日的工作;当古老的村落里响起现代设备的运转声,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传向世界;当生态农场中响起双语推介,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这些场景勾勒出当代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扎根乡土,用创新的思维和现代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曾经,“逃离乡村”是一代青年的集体选择,如今“回归乡野”却成为新潮流。这并非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一场充满创造力的时代迁徙。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人带着知识、技术和新视野回到乡村,正在重新定义传统的农耕叙事。他们不再重复父辈的劳作方式,而是用科技重构农业生产链,让传统农业焕发现代生机。这些年轻力量的到来,引发了一场知识与土地的化学反应。农业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慧产业。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青年创客们开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监测;年轻的创业团队搭建电商平台,让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往更广阔的市场。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重塑了乡村的经济生态。青春动能的注入,也为乡村文化带来了活化再生。一批批青年人将废弃的传统建筑改造成创意工坊,带领村民开发文创产品;在古村落创办文化节庆活动,让古老传统与现代艺术奇妙融合。这些年轻人如同文化的摆渡人,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当代转译,使乡村不再是凝固的时间标本,而成为活态的文化创新场域。这场青春与乡野的“双向奔赴”,折射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价值转变。当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当代青年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乡村为他们提供了城市难以给予的创造空间和价值获得感。在这里,年轻人能够亲眼见证自己的创意如何改变一个社区,这种成就感是在城市生活中难以体验的。这种价值追求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合流。当然,青春动能持续注入乡村仍面临现实挑战。需要打破“返乡创业等于失败退路”的刻板印象,构建适合青年发展的乡村创新生态系统。这需要政策支持、教育引导和社会认知的多维支撑。各地正在探索创新模式,为青年驻扎乡野提供制度化保障,帮助年轻人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人的振兴,而青年是其中最活跃的变量。当他们用现代科技重写农耕文明,用设计思维激活传统文化,用全球视野连接本地资源时,乡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大有可为的热土。这些新时代的青年不必背井离乡寻求发展,而是能够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实现自我价值,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更多青年选择驻扎乡野,他们种下的不只是作物,更是希望;他们收获的不只是农产品,更是未来。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因为青春力量的注入,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乡村振兴的故事,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故事—关于青年如何在家国需要与自我实现之间找到交汇点,如何用当代智慧唤醒古老土地,如何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剑河县南加镇人民政府:陈武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