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的重要指示,为绘就“十五五”发展新画卷指明了方向。
重视民意,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与制胜法宝。从“一五”时期通过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听取工农心声,到如今“十五五”规划依托网络平台汇聚亿万人民智慧,从纸张信函到网络留言,形式在不断革新,“党的事情由人民做主”的本质从未改变。历史证明,尊重民意、汇聚民智,是我们党赢得支持、成就伟业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党必须长期恪守的政治原则。
新时代赋予了群众更多元、更便捷的发声渠道,民意表达空前活跃。面对海量信息与多元诉求,关键在于如何更科学、更畅通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诚心诚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一方面,要打破交流壁垒,主动“开门纳谏”,畅通市长热线、网上信箱等民意反映渠道,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平台,让群众诉求“上得来、听得见”,形成民意“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要练就“沙里淘金”的本领,对收集到的民意进行系统梳理、深度分析,区分普遍关切与个性问题,把握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势,将合理可行的民意诉求精准转化为政策举措、项目清单和民生实事,让“民之所需”真正变为“政之所向”,确保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汇集民意、推动落实,党员干部是“最后一公里”。要弘扬传承“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网格,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感知真实民情、倾听原汁原味的民声,真正做到“身入且心至”。要善于解决矛盾,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办的马上办,需协调的合力办,一时难以解决的耐心解释、争取理解,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抓稳办妥,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民声如潮,实干为舟。从延安窑洞的民主恳谈,到网络时代的“指尖问政”,载体在变,人民至上的初心不变。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开放的姿态倾听民声,以更务实的行动回应民需,凝聚绘就“十五五”新画卷的磅礴力量。(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慈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