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立足岗位奋斗 做新时代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时间 :   2025-09-01 17:5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任晓婧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如春风润心田、似灯塔照航程。这“希望”的扎根之处恰是一个个平凡岗位,而“成长”的坚实底色源于做“永不生锈螺丝钉”的坚守。作为扎根基层岗位的一员,在处理群众诉求、落实政策细节的点滴实践中,我深切体悟年轻干部的价值,从不是悬浮于空想的“宏大叙事”,而是在岗位上拧紧每颗“螺丝”、做好每一件小事,以奋斗让个人成长与群众期盼同频、与民族复兴共振。


以理想信念为“定盘星”,校准青春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对乡镇年轻干部而言,这份“钙”是面对人情干扰时的“压舱石”:发放种粮补贴时,能顶住“熟人说情”的压力,严守政策底线确保资金精准到户;是遭误解、受埋怨时的“主心骨”:化解纠纷时即便被群众当面指责,也能耐下性子倾听诉求、公正调解。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再到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的“时代楷模”黄文秀,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生命与行动诠释信仰的力量。如今在乡镇一线,我们更需以远大理想为“灯塔”,以共同理想为“风帆”,走村入户听民声、田间地头解难题,让青春航船在服务群众的航道上破浪前行,在田埂地头间擦亮基层“信仰之光”。


以实践磨砺为“磨刀石”,锤炼过硬本领“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年轻干部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是最好的实践课堂。乡镇工作,起草春耕补贴方案时,不能只守着办公室翻文件,得踩着泥泞走进麦田,蹲在埂上和种粮大户算“收成账”,跟着农技员看苗情长势,才能让补贴标准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合农户实际需求;筹备村民代表大会前,要逐户走访老党员、致富能手,协调村“两委”预设议事清单,甚至考虑到老年代表准备扩音设备,才能让会议开得高效务实。基层工作无捷径,只有跟着老同事学邻里矛盾调解的“土办法”,在“防溺水巡查”时走遍河道每一处隐患点,在“秸秆禁烧”宣传中把政策讲进村民心坎里,才能练就“能写材料、会解难题、善办实事”的“铁脊梁”,真正扛起乡镇工作的千钧重担。


以斗争精神为“冲锋号”,扛起时代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复兴之路非一帆风顺。乡镇工作直面群众难题,既有宅基地纠纷调解时的“家长里短”,也有防汛防火值守时的“惊心动魄”;既需应对农田灌溉缺水的“民生焦虑”,也常面临征地拆迁协商的“沟通难题”。汛期来临,年轻干部要顶着狂风暴雨通宵巡查河堤,踩着泥泞排查管涌隐患,确保每一处堤坝安全;防火季里,需翻山越岭巡查林区,手把手教村民使用灭火器材,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政策宣讲得掰开揉碎讲政策,直到群众点头认可。这些时刻,最需要年轻干部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精神,以“白加黑”的坚守化解邻里矛盾,用“5+2”的付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在乡镇这片“练兵场”上经风雨、长才干。(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政府:任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