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历史记忆不褪色,精神火炬永相传
时间 :   2025-09-03 16:3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梁吉银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共同缅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铭记无数先烈为了正义与和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80年前,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伤亡超过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记忆是民族的“根”与“魂”,赋予我们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历史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密码、共同经历的苦难辉煌与集体情感的深厚积淀。它既为我们筑牢身份认同的“根”,也为我们注入情感归属的“魂”,让每个个体在民族共同体中找到坐标与温度。近代以来,从虎门销烟的抗争到抗日战争的坚守,从两弹一星的突破到脱贫攻坚的胜利,每一段共同的奋斗史,都在凝聚民族情感。当我们回望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会为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而动容;当我们见证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会为民族的发展成就而自豪。这些共享的历史记忆,让个体的情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来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撑,找到心灵的归处。


精神火炬是前行的“灯”与“塔”,为我们提供价值坐标与方向指引。历史并非冰冷的过往,其中淬炼出的崇高精神——如爱国、奉献、奋斗、团结、牺牲——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它不仅是用来回望的纪念,更是照亮前路的“灯”与“塔”。“灯”给予我们近处的光明,辨明脚下是非;“塔”指引远方的航向,确立终极目标。二者共同为我们立起了价值的坐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长征路上“风雨侵衣骨更硬”的信仰之光,到脱贫攻坚中“一个都不能少”的使命担当,一代代人传递的精神火炬,始终如暗夜明灯驱散迷茫,似海上灯塔锚定航向,为民族前行校准价值坐标,指引奋进方向。


以史为鉴是发展的“源”与“镜”,避免重蹈覆辙并汲取智慧力量。历史并非尘封的故纸堆,而是一座蕴藏着无限智慧与经验的宝库。它同时扮演着“源”与“镜”的双重角色:作为“源”,它为我们提供发展的思想活水和经验养分;作为“镜”,它照见过去的成败得失,让我们保持清醒,避免重复悲剧。真正的发展,建立在深刻洞察历史规律的基础之上。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智慧,到“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历史箴言,回望过往的每一步足迹,以史为鉴始终如不竭之源滋养发展,似明澈之镜映照得失,既让我们避开历史的坑洼,更从过往经验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让我们铭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奋勇前进,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中华大地上,照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梁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