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坐标,振兴乡村的号角响彻山河。这不是简单的复归田园牧歌,而是一场关乎国家现代化根基、牵动亿万农民福祉的深刻变革。它承载着缩小城乡鸿沟、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期盼,更呼唤着广大干部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共同擘画充满活力、和谐宜居的乡村未来图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持久战。
产业兴,则乡村根基牢。乡村振兴,产业是源头活水与坚实基石。必须跳出传统农业的藩篱,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要精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销链,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要素聚起来,让广袤田野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让农民的钱袋子在产业升级中真正鼓起来,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人才聚、文化润,则乡村活力涌。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要筑好“引凤巢”,完善激励机制,畅通回流渠道,吸引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人才返乡创业,造就一批扎根乡土的“新农人”。同时,振兴的灵魂在文化。既要守护好乡村的文脉记忆、古树老宅、非遗技艺,留住乡愁的根;也要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抵制不良风气,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激发乡村自信自强、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治理优、生态美,则乡村气象新。善治是和谐的保障。要深化党建引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化解矛盾于萌芽,凝聚民心于基层,让村庄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生态是发展的底色。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守护好山水林田湖草,让村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的宏大命题,更是民族复兴的深厚根基。蓝图已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榕江县平江镇人民政府: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