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
时间 :   2025-08-20 20:5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并多次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与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其工作成效直接关联着民生福祉。因此,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既是深化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热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破除思想桎梏,树立实绩导向的价值标尺。形式主义的本质在于脱离实际、背离群众,其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却都指向同一要害: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整治形式主义,务必从思想根源入手,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深刻认识到,工作成效绝非取决于材料的精美程度与报表的详尽程度,而是在于是否真正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否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要坚决破除“唯台账论英雄”“唯报表评优劣”的惯性思维,让基层干部从过度留痕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将更多心思聚焦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之上。


优化机制流程,构建减负增能的制度保障。为基层减负增能,需优化工作机制,厘清权责边界。一方面,要坚决清理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严格控制会议文件数量,精简不必要的流程环节,使基层工作回归其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本质功能。另一方面,切实为基层赋权赋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确保基层有权有责、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监督问责,凝聚常态长效的整治合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治形式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减负措施的落地实施。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反对形式主义、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宣传先进典型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只有将思想破冰的引领力、机制优化的推动力、监督问责的约束力紧密融合,形成上下贯通、常抓不懈的治理闭环,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于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