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接近尾声,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持续写好“作风转变”这一重要课题,以信仰铸就志气,以学习夯实“底气”,以奋斗激发“朝气”,以修心涵养“正气”,坚守初心使命,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成为为民服务的中坚力量。
以信仰铸就“志气”,争做“忠实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学习为基,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为民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以忠诚和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以学习夯实“底气”,强化“真本领”。基层工作政策性敏感、服务对象广泛,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学习的“饥饿感”,不仅要经常进行政治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的“充电”“补钙”,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还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中,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练就服务“三农”的真本领,实现从“初出茅庐”到“行家里手”的蜕变。
以奋斗激发“朝气”,慎做“躺平族”。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作为奋战在服务群众和助力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主动扛起重任,走出“舒适区”,不做“躺平族”,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把每一笔业务办好,把每一位群众服务好,同时勇于开拓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总结新经验、新做法,用奋斗的汗水书写支持地方发展的最优答卷。
以修心涵养“正气”,破除“心中贼”。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来源于内心,相比于解决外在的问题,克服内心的障碍和执念更加艰难,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些“心中贼”既可能是恐惧、自卑、愤怒、贪婪等负面情绪,也可能是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担忧或者对他人的嫉妒。要破除这些“心中贼”,我们需要一场深入内心的修炼,学会自我观察和反思,比如冥想、阅读、写作等方式,时刻留意自己的内心状态,只有让自己内心强大,充满正气,才能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新时代党员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让我们坚守初心使命,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人民政府:鄢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