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于岗位职责,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工作中主动担责、积极作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要提升政治站位,明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不仅要从全国的角度,更要从全球的角度,去看待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积极发力,已经完成跨越式发展,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赢得了主动地位。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已经摆脱被动地位,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广大党员干部要明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所处的新阶段。要明白我们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
要养成政治自觉,主动在本地建设中落实好环保责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关乎一国一域,而是关乎全球关乎人类的重大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走好这一道路,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抓实抓好抓到位。广大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地,身膺何种岗位,担负何种职责,都要把绿色低碳作为行为自觉。要积极主动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做贡献,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发挥好表率作用。
要强化宣传教育,动员更多的群众加入到环保行列中。“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生态文明属于大家,美丽中国也属于大家。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大事,也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享有者。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把更多的群众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武装起来,动员起来,让他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都要进行宣传,通过剖析,让群众能更明白生态文明建设中怎么作为一份子发挥好个体作用。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引领作用发挥好,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同时,把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动员起来,并做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等保障支撑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取得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更大胜利!(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定水镇人民政府:朱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