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财产受损失,生命安全受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防汛的“安全线”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基层党组织要使出“金钟罩”,做好人民群众的“保护伞”。
洪峰浪涌党旗扬,铁肩筑就“堡垒”防。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冲锋在前、无畏艰险;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凝聚力量、固若金汤。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战斗力。面对汛情,面对汛情,发挥组织优势,构建网格化防控体系,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实现关键河段、险工险段全天候值守。通过“支部建在防线上”的机制,确保了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彰显了组织体系的强大动员力。
风雨如磐志愈坚,科技赋能“预警”先。基层党组织作为抵御洪水的"定海神针",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通过构建"科技大脑"防汛体系,将"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全的实际效能。在防汛救灾这场大考中,充分利用气象预警、河床水位监测等科技手段精准掌握"汛息",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预测等技术,打造立体化、智能化的防汛预警网络,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根本性转变。既突破了传统防汛的局限性,又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善用新技术破解难题的治理智慧。科技与党建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预警精准度和应急响应时效性,更通过科学决策和高效指挥,将"红色堤坝"筑得更加坚固,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宝贵先机,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万家灯火照归途,党群同心“安澜”护。在防汛救灾的全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始终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幸福生活作为根本宗旨,每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当洪水肆虐时,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互帮互助,共同谱写了一曲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壮歌;在灾后重建的道路上,基层党组织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温暖人心,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有序推进工作。这种全方位的"安澜"守护,既体现在抢险救灾时的众志成城,更彰显了对民生的关怀,凝聚了民心民力。基层党组织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生动实践,让"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转化为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具体行动,使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共克时艰中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同心协力的精神力量,正是我们在任何风险挑战面前都能屹立不倒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诠释。
风雨同舟破滔浪,党群同心筑铁堤。基层党组织凭借自身强大的组织力、坚韧的战斗力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防汛抗洪、守护家园的磅礴效能。这面在风雨中愈加鲜红的旗帜,正是引领我们穿越惊涛骇浪、守护万家安宁的红色“灯塔”。(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街道:刘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