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使命,改革路上青年干部当在不断求索中积蓄“信念之力”,在谦虚审慎中内化“奋斗之力”,在埋头苦干中挺起“担当之力”。
深刻领会“初心使命”所蕴含的不朽信念,始终坚守本心,塑造忠诚。要掌握真理,必须深入历史。回顾过去,浩瀚的千年文明史记录了古代人民的颂歌;展望未来,百年来的艰苦奋斗铸就了劳动人民的辉煌;向前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快速步伐离不开每一位奋斗者的贡献。站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是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仅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是我们身份的根源所在。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青年干部必须克服“半山腰更陡峭”的挑战,勇敢地攀登,迎接艰难的战斗;同时,要打破干部身份的“滤镜”,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始终将党和国家的未来放在心上,积极深入基层,服务一线,迅速成长。
深入理解“三个务必”所体现的奋斗精神,始终追求进步,锻造本领。“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开拓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青年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青年干部站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历史节点上,大有可为。应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全力以赴,
保持不懈的斗志,坚守“为了谁”的信念。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人民”二字始终重于千钧。青年干部若想迅速成长,必须主动融入群众之中,汲取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巨大智慧和力量。成长之路必然是漫长而艰辛的,与获得荣誉时的辉煌不同,日常工作充满了平凡、繁琐和混乱。不择手段、怨天尤人、孤芳自赏是无法达到干事创业的彼岸的。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仍需我们努力拼搏、实干,要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创造出能够经受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深入学习“四下基层”所倡导的为民担当,始终一线锤炼,与民同向。“人心所归,惟道与义。”熊远劝谏齐桓公,立国之本在于聚合民意,其核心在于遵循“道”与“义”的原则。同样,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而执政后最大的风险则在于脱离群众。“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宝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青年干部应提前走出“办公室”,多去“背阴胡同”看看,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同探讨解决难题的方法,逐步积累为民思考、为民解忧的能力。(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办事处:李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