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年前,“送荔使”跨越千山万水,以赤诚与坚韧护荔枝新鲜、拓千里驿路、聚众人之力,成就了一段历史印记。今日之中国,正需要以“送荔使”精神为笔,以民生福祉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书写为民服务的精彩答卷。
“送荔”之重,在于护其“鲜”,守护为民初心。荔枝娇贵,一日色变,三日味变,“送荔使”深知其鲜之可贵,故而策马扬鞭,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份对“鲜”的执着,恰如为民服务中对初心的坚守。初心是为民服务的起点,也是永恒的坐标。长安大地上,无数党员干部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守护着这份初心。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岗位,为居民解决邻里纠纷、办理民生事务,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耐心温暖每一位居民的心;驻村干部扎根深山,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精准施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让初心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熠熠生辉。正是这份对初心的坚守,让为民服务的“荔枝”始终保持着最本真的“鲜味”,滋养着百姓的心田。
“送荔”之艰,在于拓其“路”,疏通服务赌点。古代交通不便,“送荔使”面临着崇山峻岭、江河阻隔等重重困难,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生生开辟出一条荔枝运输之路。在今日的为民服务中,也存在着诸多“路障”—— 繁琐的办事流程、部门间的壁垒、信息不通畅等,这些都是影响服务效率的堵点。积极借鉴“送荔使”拓路的精神,全力疏通服务堵点,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模式,将多个部门的业务整合到一个窗口,让群众“只跑一次腿”;“互联网 + 政务服务”平台的搭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多项业务。曾经,办理营业执照需要跑多个部门,耗时数周,如今在“一窗受理”下,短短几个工作日就能完成;曾经,社保查询、医保报销等业务需要到现场办理,如今通过手机APP就能轻松搞定。这些举措,如同“送荔使”开辟的驿路,让为民服务之路更加畅通无阻。
“送荔”之成,在于聚其“力”,凝聚群众合力。唐代驿路之上,荔枝的鲜润不仅靠驿卒策马奔腾,更赖岭南果农精准采摘、水路纤夫逆流拉纤、驿站伙夫彻夜备马——从岭南到长安的五千里路,是近百个工种、数千人共同托举的成果。这种众人拾柴的合力,正是今日基层治理中最珍贵的精神密码。激活群众“造血”动力,干群同向奔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撕下“绝对贫困”标签;居民们积极建言献策,有的提出增加停车位,有的建议完善养老设施,大家齐心协力,让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和付出。从“送荔”的千人工协作到乡村振兴的全民总动员,历史反复证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智慧和力量。当干部的担当与群众的热情同频共振,为民服务的答卷必将写满获得感、幸福感。
“送荔使”的赤诚坚韧,穿越千年依然闪耀。在新时代的长安,我们要以“护鲜”之心坚守为民初心,以“拓路”之力疏通服务堵点,以“聚力”之智凝聚群众合力,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好为民服务的“答卷”,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荔枝般甘甜醇厚,历久弥新。(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人民政府:鄢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