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问需问计问效 推“门”见真章
时间 :   2025-07-14 20:5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孙常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搞好“开门教育”,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工作作为党的事业之筋骨血脉,其活力与效能关乎全局,搞好“开门教育”绝非简单的形式之变,实乃直抵灵魂、重塑肌体的治本之策。唯有将“门”真正敞开,方能涵养组工干部“铁军”本色,筑牢党的事业发展根基。


推倒有形之门,让民意清流涤荡作风尘埃。组织工作曾一度被“神秘感”所笼罩,无形中筑起隔膜之墙。“开门教育”首要之义,便是以最大诚意推倒这有形壁垒,迎群众入内、主动走向群众;应敞开意见征集大门,善用调研走访、网络平台、意见箱等多元渠道,广泛倾听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真实心声,尤其要聚焦选人用人、基层党建、人才服务等组织工作中的痛点难点,以清晰、规范的流程回应基层党员群众关切,让“门好进、脸好看”成为标配。如此,群众监督之清风方能持续涤荡作风积弊,使组织工作始终紧贴民心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


洞穿无形之门,破除思想壁垒求真求实。比有形之门更难推开的,是深植于观念深处的无形之门——形式主义的桎梏与路径依赖的惰性。“开门教育”核心价值在于以“开门”倒逼“破壁”,实现教育模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坚决摒弃“体内循环”的封闭式学习,力戒空泛表态、照本宣科,要推动学习教育与组织工作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引导组工干部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思、对照职责悟。唯有直面问题、坦诚剖析,敢于将思想深处的困惑与不足置于阳光之下,方能触及灵魂,实现思想境界的淬炼与升华。


筑牢长效之门,以制度之基固化“开门”之效。“开门教育”绝非应景之举,其生命力在于常态长效,必须精心构建制度基石,确保“门常开、风常清”。要完善民意吸纳反馈机制,确保群众意见条条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将真知灼见切实转化为优化政策、改进工作的具体行动;更需健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监督与评价体系,将“开门教育”的实际成效纳入考核,作为评价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重要标尺。同时,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开门”举措及时提炼固化为长期制度,防止“门开一阵风”。此乃确保“开门教育”成果得以沉淀、深化,推动组织工作持续精进的关键所在。(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办事处:孙常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