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基层反映农村学校电脑、实验 设备“掉队”影响教学需关注
时间 :   2025-07-01 18:1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郎元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电脑、实验设备等现代教育装备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电脑、实验设备“掉队”的现象却日益凸显。这不仅制约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


一是设备老化与不足。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政府在教育设备采购和维护上的资金有限。许多学校因资金短缺,无法及时更新设备,导致电脑和实验设备老化严重。农村学校现有的电脑大多使用年限过长,很多都是城市学校淘汰下来的旧设备。这些电脑配置低、运行速度慢,经常出现死机、卡顿等问题,根本无法正常运行一些新的教学软件和程序。许多电脑因长期使用和缺乏维护,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修复。实验设备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部分学校缺乏基本的实验器材,无法开展分组实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二是设备利用率低。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村学校实验设备的更新不及时。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和设备无法引入学校,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缺乏专业的实验设备维护人员,实验设备的维护不到位。一些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及时修复,导致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部分教师对电脑和实验设备的操作不熟练,甚至因担心设备损坏而不敢使用。部分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利用设备提升教学效果。


三是资源配置不均衡。首先,城乡差距明显,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学校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其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更难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最后,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农村学校往往处于劣势。据教育部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城市学校在电脑和实验设备的投入上是农村学校的两倍多。这种不均衡的投入导致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严重滞后,影响了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四是师资培训不足。教师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且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教师难以通过培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教师流动性大,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部分教师流动性较大,新教师到岗后需要重新培训,影响了设备使用和教学质量。此外,教育理念的偏差,乡村学校过分追求分数和应试教育,对使用电脑室和体育馆开展教学缺乏积极性。


基层建议:


一是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设备更新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学校电脑、实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支持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加强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村学校配备专业的电脑、实验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三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要加强教育合作,通过设备捐赠、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电脑、实验设备的能力,充分发挥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观念的引导,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仁里水族乡人民政府:郎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