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擦亮底色 守牢底线 以过硬作风走稳基层“最后一公里”
时间 :   2025-07-01 17:1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倩倩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如大地之经络,既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亦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毛细血管”。在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涤荡作风积弊的今天,基层干部身处直面群众的第一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如涓流汇海,映照着执政党的形象底色,更关乎着民心向背的根基。基层干部如何在这关键岗位上守牢底线、擦亮底色,将八项规定精神熔铸于日常血脉,已成为时代交付的必答题。


坚守政治底线,方为立身之本。 这底线并非虚悬于空的理论教条,而是必须铭刻于心的政治忠诚。基层干部作为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的最终执行者,唯有深刻领悟八项规定精神所蕴含的“为民务实清廉”核心要义,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中岿然不动。政治底线是生命线,是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惠及百姓的根基。倘若根基松动,所谓服务群众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必须将八项规定内化为政治自觉,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恪守作风底线,筑牢干群“连心桥”。 作风之堤一旦失守,微恙亦能溃决千里。现实中,那些对群众诉求推诿搪塞的“冷漠病”,那些热衷迎来送往、沉迷于觥筹交错的“享乐病”,那些在惠民资金与项目上优亲厚友的“谋私病”——这些作风上的“蚁穴”,无一不在啃噬着党的执政根基。作风底线是干群关系的“防火墙”,是凝聚人心的基石。基层干部务必时刻警惕,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明镜,常照自身言行,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赤子之心,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头最高处。唯有作风正、民心顺,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才能坚如磐石。


严守纪律底线,永葆清廉本色。 纪律如头顶高悬的“带电高压线”,是规范权力运行、守护干部安全的铁律。基层干部手中或大或小的权力,无不牵连着群众切身利益。在利益诱惑面前,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晰辨别“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当面对超标接待的“盛情”、违规发放的“福利”、工程发包的“回扣”时,一句坚定的“不”字,正是对八项规定精神最有力的践行。纪律底线是“护身符”,是抵御围猎的“金钟罩”。基层干部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敬畏权力、管住小节,让清廉成为深入骨髓的本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基层干部要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要义,在复杂环境中坚守政治底线、作风底线、纪律底线这三道不可逾越的防线。唯有如此,才能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实践。在这条永不停歇的作风“赶考之路”上,基层干部唯有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擦亮为民底色,方能真正筑牢执政根基,赢得人民恒久信任。


这“最后一公里”的每一步踏实脚印,都终将汇入民族复兴的浩荡征程。(贵州省剑河县观么镇人民政府: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