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为我国农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在迈向农业强国的征程中,党建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它犹如定海神针,为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强国建设的成效。一方面,要创新组织设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需适应新变化完善党的组织设置,在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建立党组织,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农村各个领域,畅通乡村振兴“最终端”。另一方面,选优配强班子是关键。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人才担任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他们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本领,让其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建设美好家园。
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是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中之重。优秀的村党组织带头人能敏锐捕捉市场机遇,结合本村资源优势,引领发展特色产业。在一些地区,村党组织带头人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打造农产品品牌,将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连接,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选拔过程中,应拓宽选人视野,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人才,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其活力。同时,加强对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与考核,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其能力,以科学考核激励其担当作为。
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三农”干部头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使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思想根基。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能力。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现代化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发挥专业部门优势,使“三农”干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应对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各种挑战。此外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三农”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建强农业强国建设人才队伍,需多管齐下。首先,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根据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在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其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谋划布局人才项目,吸引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投身农业发展。再次,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需要的“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同时,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汇聚各方人才力量,为农业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党建引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保证。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的指引下,只有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选拔优秀村党组织带头人,打造高素质“三农”干部队伍,建强农业强国建设人才队伍,才能汇聚起农业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农业强国壮美画卷。(惠水县涟江街道办事处:王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