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振兴内生动力
时间 :   2021-12-19 19: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新时期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关键靠人才。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切实增强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就难有科学高效的工作实践。当前,有的地区和部门对人才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从战略全局高度定位和谋划人才工作;有的用人主体体制机制僵化,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突出,难以调动人才积极性,人才资源浪费严重;有的人才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效,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深刻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树立全球视野,破除阻碍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善于通过政策创新、载体创新、方式创新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激活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直面问题、补齐短板是关键。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决定性作用,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动还存在不少障碍,等等。聚焦这些突出问题,《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比如,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等。这些改革措施着眼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顺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必将有力地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力,为全省振兴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抓好政策落地、务求实效是保证。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推动《实施意见》落实,要发挥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将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调动市场活力、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要加强对人才的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凝聚人才作用。要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引导,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积聚起人才优势,为辽宁扎实推进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人民政府:梁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