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因海得名、依海而兴,历经血与火的洗礼,造就了抗战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黄海惊涛、昆嵛绵延、苦菜花开......英雄们的传奇事迹,宛如眼前的这片大海,辽阔而深邃,每一朵浪花都承载着生命的厚重,每一个波涛都在恸哭着英雄的牺牲。而在这里面,最鲜为人知的则是威海起义发生和红色基因传承的故事。
据相关资料记载,1938年日军全面侵华,胶东大地处于沦亡的前夜,国民党、共产党、日本帝国主义、青年学生四股力量错综复杂,中国胶东特委在书记理琪的带领下,向广大学生、官兵等先进分子积极宣传抗日,并对天空鸣枪三声,集结队伍发动威海起义。三声枪响有力的震慑了日本帝国主义,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胆子,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烧旺了胶东抗日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今天,在威海起义旧址100米外,新的威海起义展馆已经落成。馆内一组9人铜像照片特别引人注目,领导者理琪右手高举,号召大家向前进;青年学生车学藻身着中山装,目视远方;吕志恒、孙明光等人紧紧跟随,相信革命必定胜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和信念,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
87年过去了,英雄们早已相继去世,他们的名字,或许被时间掩盖,但英魂所在的阵地,有一位老兵始终在坚守;他们的故事,这位老兵每次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世人讲起。
这位老兵,就是曾经参加过老山对越防御作战的共产党员栾淑海同志。光荣退役之后,回到家乡的他被威海起义的故事所震撼,于是不断搜集资料、去伪求真,力求还原历史真相;同时立足周边社区,将威海起义的故事进行拓展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记住威海起义。当得知威海起义新馆建立后,栾淑海主动担当,成为了第一位驻馆讲解员,通过丰富详实的史料、生动鲜活的事例,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威海起义的深刻意义,让青少年在重温峥嵘岁月中,感受革命前辈们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激发出爱党爱国热情,树立起“强国有我”的担当。在他心里,给年轻一代讲解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在先辈们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的指引下,在栾淑海同志党员模范作用的引领下,许许多多的青年党员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新时代。94年的青年党员刘佳鑫生于斯、长于斯,她主动挑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的重担,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填埋道路塌陷守护群众“脚下”安全,疏通污水管道整治污水外溢,整改破损墙体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以恒心、细心、爱心解决好了居民的急事、难事、愁事,为构建幸福家园贡献了青春力量。她说“传承革命精神,你我义不容辞;践行强国担当,需要我们贡献青春力量”。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我们向革命先辈们致敬,向奋斗在一线的党员们致敬,不断汲取奋进力量,以信仰坚守初心、用行动诠释使命,于平凡中坚守、在奋斗中担当,以“有我、无我、忘我”的境界投身为民服务中,在基层的舞台上绽放出青春的光芒。(威海市环翠区委老干部局:李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