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听群众讲”与“讲给群众听”,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时间 :   2025-11-11 21:1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莫应红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的重要指示,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指明了方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处理好“听群众讲”与“讲给群众听”的关系,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


“听群众讲”,是洞察民生需求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身处生活一线,对身边的问题和需求有着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党员干部用心“听”,才能“听”出民生温度。无论是村、社区环境的改善,还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亦或是教育医疗的保障,群众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反映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声音,不仅能获取一手信息,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重视。通过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我们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使政策更贴合实际、更具针对性。


然而,仅仅“听群众讲”还不够,还需要用情落“实”民生诉求,用力“讲”透政策力度,也就是要“讲给群众听”。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但如果群众不了解政策、不理解政策,那么政策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党员干部要肩负起宣传政策的责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知道政策带来的好处、如何享受政策。同时,对于群众在落实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耐心解答、积极协调,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惠及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听群众讲”是“从群众中来”,将群众的智慧和诉求收集起来;“讲给群众听”是“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政策和工作部署传达给群众,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只有做到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政策更接地气、工作更见行见效、服务更贴民心。


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听群众讲”的虚心、“讲给群众听”的耐心,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莫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