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视觉“本领恐慌”正成为当下干部队伍中的高频热词,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种负面情绪,尤其对于初入职场或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年轻干部而言,提及此便容易与“能力不足”“底气匮乏”挂钩。然而,换个角度审视,本领恐慌并非能力的“判决书”,而是成长的“预警灯”,只要善加引导、合理转化,便能成为年轻干部破解“能力危机”、实现自我突破的强大动力。
用好本领恐慌,关键在于将恐慌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本领恐慌”的本质,是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时代要求之间的 “落差感”,而化解这一落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学习。年轻干部需以“本领恐慌”为契机,把主动学习内化为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精神追求。一方面,要聚焦“缺什么补什么”,针对自身在政策理论、业务技能、群众工作等领域的短板,制定系统学习计划,通过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向群众求教,持续补齐能力短板。另一方面,要践行“学什么用什么”,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的思路、解决难题的办法,让学习成果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真正以学习之力缩小能力落差。
化解本领恐慌,核心在于以实践淬炼出干事创业的“真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干部的能力短板,往往在直面问题时最易显现;而能力的提升,也只有在破解难题中才能真正实现。年轻干部要主动奔赴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关键领域经受历练,在征地拆迁的攻坚现场勇挑重担,在信访维稳的前沿阵地化解矛盾,在民生保障的服务窗口倾听诉求,唯有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应对风险挑战的磨砺中增长智慧,才能将本领恐慌的焦虑,转化为支撑履职尽责的过硬能力,真正实现 “在事上练、在干中长”,以实践之笔书写能力提升的答卷。
常怀本领恐慌,根本在于以警醒筑牢起持续成长的“防火墙”。“本领恐慌”不应是阶段性情绪,而应成为贯穿职业生涯的清醒认知。年轻干部能够感受到“本领恐慌”,恰恰说明他们对自身能力边界、岗位责任有清晰认知,而非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反观那些缺乏“本领恐慌”的干部,往往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对自身能力与时代需求的差距视而不见,最终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被淘汰。常怀“本领恐慌”是年轻干部保持进取姿态的“保鲜剂”,要涵养“不知足”的进取姿态,把“本领恐慌”内化为终身学习的自觉,以常态化的恐慌意识抵御“躺平”心态、摒弃懈怠思想,让成长步伐始终跟上时代发展节奏,在持续精进中筑牢不被淘汰的“防火墙”。
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本领恐慌”并不可怕,它时刻警示着:不学习就会落后,不提升就会出局。只要能以“用”的智慧激发学习动力,以“解”的行动锤炼过硬本领,以“常”的自觉保持成长警醒,就能将 “能力危机”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机遇,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成长进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中共坊子区委组织部:于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