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年轻干部当以“担当”为笔绘就奋斗底色
时间 :   2025-11-03 16:5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文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民生诉求多元、风险挑战叠加,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唯有以“敢担当”的魄力、“能担当”的本领、“善担当”的智慧主动作为,方能在时代考卷上书写合格答案。


敢担当,要涵养“舍我其谁”的政治勇气。担当的前提是“敢为”,核心在于坚守政治立场、扛起政治责任。面对乡村振兴中的“硬骨头”、改革攻坚中的“深水区”、民生服务中的“挠头事”,年轻干部不能有“求稳怕乱”的保守心态,更不能存“避事躲责”的畏难情绪。从脱贫攻坚战场上扎根基层的青年选调生,到乡村振兴冲锋在前的青年党员干部,他们之所以能赢得群众认可,正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在风险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年轻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认领“烫手山芋”、勇挑“千斤重担”,把“我来办”“我负责”作为行动自觉,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砥砺“不畏难、不避险”的政治勇气。


能担当,要锤炼“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担当不是蛮干,而是建立在过硬本领之上的科学作为。当前,新业态、新矛盾、新挑战层出不穷,部分年轻干部存在“本领恐慌”,或因缺乏基层经验导致“水土不服”,或因不懂专业知识造成“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年轻干部把“长本领”作为必修课:既要沉下心向书本学,掌握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专业技能,打牢履职根基;更要扑下身子向实践学,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到企业车间察实情,在处理复杂矛盾、推进重点项目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创新突破能力。唯有以“本领过硬”支撑“担当作为”,才能避免“想干事却干不成事”的困境,真正成为能扛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行家里手”。


善担当,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担当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幸福。年轻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担当成效的根本标准。不能为了“显绩”搞“花架子”,更不能为了“政绩”忽视群众诉求。要多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推进项目时,先听听群众有什么顾虑;落实政策时,先看看群众能得到什么实惠;解决矛盾时,先问问群众需要什么帮助。从优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少跑腿”,到聚焦“一老一小”解决民生难题,再到推动乡村发展让群众“富起来”,年轻干部的担当,应当体现在每一件为民办实事的细节里,以“为民初心”彰显“担当温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赋予年轻干部新的使命,也为年轻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年轻干部唯有以“敢担当”破局、以“能担当”立足、以“善担当”成事,方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青春的优异答卷。(聊城市阳谷县委组织部:杨文娇)